返回
首页

雅文

m.yawen.cc

第121章 李从珂和石敬瑭(五)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眼瞅着石敬瑭要把事情闹大了,局面基本上已经失控了,李从珂急了,他就想着御驾亲征,这样一来能够鼓舞士气,另外它本身也是武将出身,虽然年纪大了,但是经验丰富,亲自指挥他还是有点把握的,而且这时候他谁都靠不上,只能靠他自己了,也算是一个无奈的抉择。

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永远不缺乏揣摩领导心思顺着领导心意说话办事的人,李从珂有个儿子,叫做李重美,他对于他的父亲的心思把握的也是比较准确的,于是就对李从珂说道:“陛下你的眼疾还没好,不适宜长途跋涉,儿臣虽然年幼,但是却愿意代替陛下北上征讨石敬瑭。”

李从珂本身就不太想去,听了李重美的话,很高兴,就准备顺势推辞不去亲征了,但是当时的局势除了李从珂亲征之外,基本上没有人能够在前线聚拢人心,更不可能有人能够扭转局势,所以朝中的大臣们还是强烈要求李从珂赶紧去亲征。

李从珂拗不过那些大臣,也不想被人骂做贪生怕死,只好亲征,但是他心里的确是憋着火,于是就把当时比较有名的一个宰相叫做卢文纪的叫了过来,劈头盖脸的就问他:“我听说你有能力,这才让你当宰相,现在这个情况,你的能力在哪里?你有什么好办法?”(其实这个宰相就是我们上面说过的夹出来的,李从珂把三个人的名字写在纸上装在瓶子里,然后夹出来一个,先夹出来的就是宰相。)

卢文纪这个时候还有什么好办法,只能磕头谢罪,但是跪了半天还是一个好主意没有。

这让李从珂很生气,但是却也无可奈何,只能带着大军和群臣北上,征讨石敬瑭。虽然李从珂打的是亲征的口号,但是实际上他根本没想着和石敬瑭交手,他能来都是被群臣逼迫的。

大军到了河阳一带,李从珂打死也不想再往前面走了,于是就把枢密使和宰相叫了过来。商量怎么解决眼前的局面。

卢文纪现在在李从珂的心中印象很差,卢文纪自然也知道,于是他就开始想办法补救一下自己在李从珂心中的感官。

他揣摩李从珂的心意,他知道李从珂不想去亲征,更不想面对石敬瑭和契丹军,于是就主动建议李从珂应该留在河阳,遥控河东前线,调令天下藩镇解救,要是真的不行,那时候陛下在亲自去解救还不晚。

李从珂听了卢文纪的话,很高兴,于是就把这件事定了下来,卢文纪作为一个宰相,他的表态和发言,基本上就算是为一件事定了基调了,只不过卢文纪这件事干的不地道,竟然为了挽救自己在李从珂心中的印象,视国家和民族利益于不顾,说的上一句小人。

当时被派去解救晋安乡大寨的人主要有两支,一个是幽州的赵德钧,狼子野心,一直在打自己的小算盘,还有一个叫范延光,他是刚上任没多久的魏博节度使,对李从珂还算是忠心,最起码比赵德钧要强得多。

其实在这个时候,李从珂面对的主要对手并不是石敬瑭,而是契丹的耶律德光。

当时也有人看到了这一点,于是就提了一个建议。这建议的主要内容就是李从珂派人把耶律德光的哥哥也是也是耶律阿保机的大儿子耶律突欲送回契丹,支持耶律突欲为新的皇帝。这样一来契丹必乱。

这也算是釜底抽薪,比较狠的一招了,最终就算是不能成功,就算是耶律突欲不能当契丹的皇帝,那么耶律德光也在河东呆不下去了,契丹后方一乱,在前线的契丹兵那就不足为虑了。

这个提议,李从珂是十分的赞赏的,但是他身边的那帮大臣却不这样想,他们觉得这件事有风险,万一干不成,那就弄巧成拙了。

结果这一群人讨论来讨论去,还是没讨论出来个结果,这件事就这么不了了之。其实上面我们说的这个提议,就算是最终不成功,难道还还比李从珂举族自焚这个结局更差不成?

当然我们是现代人,对于历史能够总揽全局,当时受于时代的限制,又不能预示未来,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也算是情有可原,但是李从珂最后一搏的机会就这么没了。

可能还有人说,李从珂手下还有很多的部下,怎么能说连最后一搏的能力都没了呢?

李从珂现在手下有不少人不错,但是这些人真的和他李从珂一心吗?这都要打个问号?

在这里我们说一下赵德钧,此时的赵德钧就准备乱中取利了。

他带着他的主力按照李从珂的安排前去救援张敬达的晋安乡大寨,但是在路上赵德钧却走得很慢,一边走还一边给李从珂写信,说他这边人少将微,能不能把路上的小部分军队都统一交给他赵德钧掌管,只有统一了力量,才能集中全力营救张敬达的军队。

李从珂一听,的确有点道理,于是就下令沿途的军队都要听从赵德钧的差遣,其实赵德钧集结大军并不是为了营救张敬达,而是为了自己造反聚集能量。

在一路上兼并了很多的小股部队之后,赵德钧觉得还不够,他开始打范延光的主意,魏博兵多将广,要是能够兼并这一支军队,那么赵德钧的势力就能急剧膨胀,就拥有了一战之力。

不过很可惜,范延光已经看透了赵德钧的心思,他也防备着额赵德钧兼并他的部下,于是带着大军迟迟不和赵德钧的大军合兵。

赵德钧也就在半路上一直拖延,兼并范延光只是他的一个目的而已,并不是全部的。他在另一方面还趁着这个机会向李从珂要好处,比如给他的儿子要个承德德军节度使。

但是李从珂最终还是没答应,因为他心里也有担心,他也怕赵德钧不和他一心,想要想石敬瑭一样,也想当皇帝。

赵德钧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兼并范延光的军队也没能得逞,他心里十分不高兴,于是就让他的儿子赵延寿拿着耶律德光曾经送给他的礼物献给李从珂。骗李从珂说:“赵德钧想要而后耶律德光谈一谈,双方罢兵,让耶律德光不要再搀和中原的事情。”

可是实际上赵德钧却是在和契丹密谋,想要让耶律德光扶持他做皇帝,他的这个行为我觉得和石敬瑭的行为还是有点不一样的,性质上更为恶劣。

此时的李从珂已经被吓破胆了,整天忧心忡忡,每天借酒浇愁,但是却只能是愁更愁,有人劝他赶紧到前线会一会石敬瑭,结果李从珂却带着哭腔道:“可别再说石敬瑭了,他让我心胆都掉在地上了。”

而在这种情况下,李从珂虽然没胆子到前线去,但是却实施了不少的措施,只是这些措施真正发挥作用的却很小。举个例子,李从珂下令在天下征集“义兵”其实就是强拉壮丁,然后还要各地征召马匹一类的。

这件事搞的很大,当时后唐统治区内基本上都为这件事忙了起来,到处都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样子,这让李从珂觉得这一次或许能够拯救局面,但是事实上等到了最后统计战果的时候,才发现这一次原本规模很大的行动得到的成果却是极其可怜的。

最终得到“义兵”五千人,“战马”两千匹。这点东西对整个战局来说可以说根本没啥影响,但是对民间却是影响极大,逼死了不少人,当然也让很多的中下层官吏塞满了腰包。

可以说这一次的行动让李从珂失去了大量的民心,但是却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算是干了一票赔本买卖。

也就在这一段时间,耶律德光找石敬瑭谈话,准备给是石敬瑭压压担子,于是就对石敬瑭说道:“我看你器宇轩昂,气量宏大,真像是个中原的国主啊,我想让你做中原的皇帝,你觉得咋样?”

听了耶律德光的话,石敬瑭只觉得着幸福实在是来的太突然了点,他根本没有准备好,这天下还没有完全平定,这怎么讲就要让他石敬瑭做皇帝呢?

其实这件事也很正常,没什么好费解的,石敬瑭之前就和耶律德光说得好好的,只要是他当了皇帝,那么就立刻把幽州一带的土地割给耶律德光,而且还每年给供奉,所以石敬瑭当皇帝就成了耶律德光能不能拿到好处的一个标杆,只要是石敬瑭当皇帝那么这些承诺自然算数,要是石敬瑭不能当皇帝,那么这一切都是虚的,假的。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耶律德光对于石敬瑭当不当皇帝这件事十分的上心。

石敬瑭还是按照规矩谦让了几次,最终还是称帝,改国号为“晋”,随后就把那件遗臭万年的事情干了,割让幽州(今北京)、顺州(今北京顺义)、儒州(今北京延庆)、檀州(今北京密云)、蓟州(今河北蓟县)、涿州(今河北涿州)、瀛州(今河北河间)、莫州(今河北任丘北)、新州(今河北涿鹿)、妫州(今河北怀来)、武州(今河北宜化)、蔚州(今河北蔚县)、应州(今山西应县)、寰州(今山西朔州东)、朔州(今山西朔州)、云州(今山西大同)一共十六个州给契丹,并且答应每年运输帛三十万匹给他们。(未完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寒门崛起透视医圣御道倾天万道龙皇惊悚乐园帝霸九星霸体诀史上最狂老祖无双庶子我真没想重生啊
相邻阅读
综漫之幻想创造二次元人物创造手册创造真实世界快去创造世界妻乃敌军之将五代十国一儒生方尖碑家里养个狐狸精天书奇谭快穿之巨星打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