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雅文

m.yawen.cc

第120章 李从珂和石敬瑭(四)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石敬瑭被人瞧不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没骨气,这一点都没啥疑问,而给石敬瑭带来这些的那件事就是他向契丹求援。

还是他手下的那个谋士桑维翰给石敬瑭出的点子,桑维翰觉得,现在石敬瑭最合适的做法那就是赶紧对契丹称臣,然后石敬瑭甘愿做耶律德光的晚辈,史书上说的是:“以父礼事之”,这也就是石敬瑭儿皇帝的由来,但是这还不算,石敬瑭就算是这样称呼耶律德光,丢的那也是石敬瑭的人,将来人家也顶多就是骂几句石敬瑭没骨气之类的。

仅凭这一点还不至于上升到民族、国仇家恨的程度,真正让后世的这些学者们以及后代的一些知识分子愤怒的是,石敬瑭把幽州一代的土地割让给了耶律德光,这些土地就作为契丹帮助他的报酬。

后来契丹大军进入中原,那就是因为幽州一代进入了契丹的领土,在河北一带根本不能有效地阻击契丹,这才使得契丹祸乱中原。

桑维翰向石敬瑭提出了这个建议之后,石敬瑭那时候比较着急,他觉得这个方法可行,于是就同意这样干,可是石敬瑭的部下里面还有一个叫刘知远的,他却反对。

刘知远的的想法十分的理智,但是却有点不切合实际,按照刘知远的想法,对契丹称臣就算了,不能再对他割让土地,而且也不能把耶律德光当成父亲供养起来,这样有损大朝威仪。只需要拿着金银珠宝就行了,见了财宝,契丹人一定会出兵的。

而且更不能把幽州一带送给契丹,不然的话,那就是后患无穷啊。

刘知远现在说的这些,十分的理智,他已经看到了联合契丹以后的弊端,而他提出的用财宝诱惑耶律德光,这样算是一个小策略,或许能够把耶律德光拉过来,但是却不能让耶律德光全力以赴。

那时候的耶律德光算是一个待价而沽的商人,他是占据优势的,在中原的那些藩镇要是想要建立一番“伟业”都不能抛开他,而且那时候不仅仅是一个石敬瑭的问题,还有一些在静观的藩镇。

到时候只要是别人出价更高,那么石敬瑭就有可能被耶律德光抛弃,石敬瑭可能也是想到了这一点,所以他才会想尽办法,把自己和耶律德光的关系搞的复杂一点,两个人之间的利益结合越大,那么他们两个人的合作就越坚固。

石敬瑭一个人不能赶走李从珂,耶律德光的数十万骑兵也不能独自进入中原,所以这两个人都是有合作需求的。

耶律德光虽然是个契丹族的皇帝,而且位置比较偏,可是他却不像是之前那些北方的各族首领一样只知道在北方称王称霸,他一直想着能够向南打,他的父亲耶律阿保机就曾经想要进入中原,但是最终折戟沉沙,而他也有这个心思。

他一直在等待机会,所以中原发生的一系列的事情根本瞒不过他。

就在他知道了石敬瑭造反之后,他就想到了,石敬瑭既然造反,那他肯定有几分把握,而这几分把握,就来自于联合契丹,要是石敬瑭不来找他耶律德光,那么石敬瑭必败。

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耶律德光每天想着石敬瑭来找他求援,然后他就能顺利进入中原了,这件事想的太多了,以至于做梦的时候,耶律德光竟然梦到了这件事。

醒来才知道这是一场梦,耶律德光也只能无奈的笑笑,然后继续等待来自中原的消息。

不过石敬瑭也没让她失望,没多久就派人把上面桑维翰说的称臣、父子之国、割地纳贡等事情写在了一个表章上面,交给了耶律德光。

看到了石敬瑭的书信,耶律德光亢奋了,当即就答应了使者,并且还约好在仲秋(八月)时节率军出战,帮助石敬瑭打败李从珂。

到了八月份,石敬瑭的局势还是能够撑得住的,在守城这一块他有刘知远等人帮他,在对外联系这一块,他还有桑维翰等,所以石敬瑭的局势看起来虽然是比较危急,但是实际上一切都在向着好的地方发展。

但是再看看李从珂这边,他的大将叫做张敬达,也是比较能打仗,比较能吃苦的一个人,但是他的计划稍微有点小问题,他对于晋阳石敬瑭的策略是长期包围,打持久战,但是事实上真正打不起持久战的是李从珂,而不是石敬瑭,持久战反而对石敬瑭有利。

李从珂虽然能够集中全国的力量,可是很遗憾这股力量并不统一,也不能拧成一股绳,不能合力,不然的话石敬瑭根本不敢造反。

长期的战争对于后唐诺大的国家来说,将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这对于并不稳定的后唐帝国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另一方面,石敬瑭他的地盘就这么大,但是他之前囤积的粮食已经很多了,所以打持久战,他根本不怕。

当时朝廷上下,不知道有多少人看到了契丹这一个潜在的威胁,一开始的时候李从珂和石敬瑭的确是不是一个重量级的,石敬瑭实力虽然对付起来有难度,但是结果应该不会有悬念,可是一旦契丹进来。那么李从珂和石敬瑭之间的力量对比虽然不能说是被逆转了,那么李从珂原本的优势也会被抵消掉。

而在这个时候又是秋天,连绵大雨(季风问题,并不是什么天意),张敬达的军队在围攻石敬瑭的时候还是很吃苦的,刚想搞个工事,结果下了一场雨,有全部给毁了,那时候基本山所有的战略工事都是土做的,一下雨一泡,那就完蛋了。

下雨了,路上不好走,粮食运不过来,这也是一个问题,张敬达的军营里眼瞅着就断粮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耶律德光带着号称三十万的契丹大军南下救援石敬瑭,这里虽然号称三十万,但是却是虚数,可能是马匹三十万,而不是作战人员三十万,真正的主力作战人员不过五万人。

不过虽然只有五万人,但是却都是骑兵,这些人对上了后唐的步兵绝对是以一当十。

耶律德光刚到,就给石敬瑭写信,说他想要打一仗,给张敬达点颜色瞅瞅。

石敬瑭接到了消息,考虑的半天,觉得契丹兵远道而来,不适宜打仗,于是就想劝一下耶律德光,但是他的信使还没到,新的情报又传来了,契丹人和张敬达的人打起来了,无奈之下,石敬瑭急忙派人出去援助耶律德光。

当时耶律德光派人挑衅张敬达,耶律德光肯定不是传统的粗犷的北方人,这个人脑瓜很活泛,他就派了三千骑兵不穿盔甲当成是无意中撞到了张敬达的主力。

张敬达和其他的大将一看契丹兵还没披盔甲,这是不是迷路了?于是就带着大军准备把这一股骑兵吃掉。

这个时候到了抢夺功劳的时候,因为契丹兵就三千人,比较少,只要是张敬达的数万大军冲杀一阵,那就没了。所以他的那些部下,也都十分的激动,都想抢一个人头。

契丹兵和张敬达的军队一接触,就开始撤退,此时张敬达对于他的军队的控制力已经达到了最低,后唐军已经杀红眼了。

两军一逃一追,一直过了汾水,等到后唐军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契丹主力大军跑了出来,这完全就是一场伏击战。

结果张敬达的主力被契丹兵截成了两段,分别剿灭,跑在前面的步兵基本上被消灭掉了,后面的骑兵因为之前已经和契丹的骑兵打了起来,中间又被步兵冲散了,就落在了后面,现在他们看前面的步兵情况不妙,一个个调转马头,赶紧往回跑。

这一次契丹军可以说大获全胜,张敬达的步兵损失近万,所幸骑兵见机的早,这才最终保住了,损失倒是不大。

事后,石敬瑭问耶律德光,为啥他们远道而来还能大胜仗,这和传统的兵书上说的“以逸待劳”不一样啊。

耶律德光打了胜仗心情也很好,就给石敬瑭解释道:“我的大军和张敬达的军队以一接触,士气高涨,但是对方遭到伏击,士气低落,这个时候要是不赶紧出手,那真要是双方对峙起来,胜负还是五五之数啊,打仗靠的就是审时度势,不能简单地用劳逸常理来衡量。”

打了胜仗之后,石敬瑭和耶律德光就开始包围张敬达的军营,至此,可以说李从珂想要迅速剿灭石敬瑭的计划彻底的失败了,双方又开始了拼后劲和底蕴的时候了。

李从珂接到了战败的消息之后,很害怕,这个可以说是他最担心的也是最恐惧的一个结果了,但是没想到最终还真是这样一个结果。

为了挽救局势,他急忙下令,让幽州的赵德钧和刚上任的魏博节度使范延光赶紧带着大军去河东,围剿石敬瑭,顺便解救被包围的张敬达。

随后又是一系列的军事调动,积极抽调后唐的各路藩镇,赶赴前线战场,围剿石敬瑭,已经完全成了当前的最最核心的工作。(未完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寒门崛起透视医圣御道倾天万道龙皇惊悚乐园帝霸九星霸体诀史上最狂老祖无双庶子我真没想重生啊
相邻阅读
综漫之幻想创造二次元人物创造手册创造真实世界快去创造世界妻乃敌军之将五代十国一儒生方尖碑家里养个狐狸精天书奇谭快穿之巨星打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