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雅文

m.yawen.cc

第二章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平坦的官道上,一队军马疾驰而过,引得两旁边行人纷纷侧目,队伍之中,一面大旗迎风飘扬,更是让人们微微有些惊诧。

刘兄看清楚了吗一个中年人对旁边的同伴问道。

刘兄点了点头,好半天才说话:没错没粗上面写着的宋国公杜真的是宋国公回来了

说着,那刘兄的脸上洋溢出了难以自抑的激动,身子都微微颤抖了起来。 ..

这时,越来越多的人聚拢了过来,看着远去的队伍,突然也不知道是谁,发出了一声欢呼,紧跟着欢呼声就在这郊外响了起来,越传越远。

真的是宋国公,真的是宋国公天可怜见,大唐有救了,黎民百姓有救了有的人激动的眼泪都流了下来,看着远去的队伍,突然跪倒在地,不住的磕头。

宋国公不是去了澳洲道,征剿叛军吗怎的会来了这里该不会是那家的少爷,公子闲的无聊,装扮成宋国公了吧也有人提出了质疑。

你懂什么那人的话,立刻就招来了反驳之声,宋国公天人一般的人物,区区叛军能奈何了他,想来是澳洲道事了,宋国公知道了圣上染病,这才急匆匆的赶回来,看样子应该是在登州上岸的 ..

就是宋国公其实那些膏腴子弟能随便扮的,你没看见护卫宋国公的都是谁,那可是咱大唐的jg锐飞虎军跟着宋国公出生入死几十年的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长安有宋国公坐镇,看那些个宵小之辈,还能乱了咱大唐的根基

国人是关心国家的,尤其是身处在一个盛世的百姓们,对国家的认可尤为强烈,长安发生的事情,天下尽人皆知,李承乾缠绵病榻将近一年的时间了,朝中早就被人折腾的乌烟瘴气。

武氏权重,那武三思,武懿宗,甚至连不过十多岁的武承嗣,武攸绪都身居高位,正直之士尽退,满朝皆是些趋炎附势的小人,就连英国公李世绩都不得不称病不出。

眼看着大唐江山就要落于一般小人的掌控之中,百姓们也是心急如焚,期盼着能有一个救世主,降临,扫清jiān邪,还大唐一片朗朗乾坤。

现在好了,杜睿回来了

杜睿回来的消息很快就传扬开来,百姓们自然是欢欣鼓舞,可是那些新晋凭借着溜须拍马,提升上的地方官员则是忧心忡忡。

杜睿虽然久不在朝,可是其声威却没有丝毫被减弱,那可是个真真正正的杀神啊

舅舅已经到了司州地界了,用不了五天就能到达长安薛讷归来之后,也隐隐有些兴奋,他感觉到了,这次去长安,肯定是要有大事发生,年轻人都喜欢出风头,薛讷自然也是一样。

杜睿点了点头,面sè比之前些天,也稍稍缓和了些,道:不可松懈,传令下去,让将士们不避劳苦,尽快赶到长安,便是大功一件

薛讷点了点头,接着有些疑惑道:舅舅您既然知道有人要对您不利,为何还要这般大张旗鼓的,那岂不是暴露了我们的行踪

杜睿笑道:我就是要让那些宵小之辈,知道我杜睿回来了

杜睿这么做,而不是轻装践行,自然有他的道理,他就是要让那些人心惊胆颤,让那些人提前路出马脚,然后好将那些人一网打尽。

薛讷看着杜睿凛然不惧的模样,不禁一阵心驰神往,喃喃自语道:大丈夫,生当如是

杜睿这边朝着长安挺进,而皇宫之中一个人也在因为不凑巧听到的一件大事,而心惊不已。

武媚娘原本是打算要去看看自家妹妹的,结果刚到立政殿门口,就看见一众宫娥太监都站的远远的,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心的装扮成了泥塑。

武媚娘心中疑惑,便要进去,可刚到门口,就听到了武京娘和天草四郎所密谋的大事,顿时一阵胆战心惊,她没想到自己的妹妹居然当真有这么大的胆量,急匆匆的就要去麟德殿,可是走到半路,武媚娘又犹豫了。

武京娘纵然有千般的过错,万般不对,可终归是她的妹妹,两人自幼就在一起,相互扶持,经历了那么多的困苦,才有今天,一旦她将这些事情告诉李承乾,武京娘纵然能保住一条xg命,这一生可就全完了。

犹豫再三,武媚娘最终还是转身走了回去,她要去劝说武京娘,让她悬崖勒马,不要一错再错了。

立政殿内,武京娘此刻依然还在犹豫,她有野心不假,可是同样的,她更不想让李承乾在这件事当中受到伤害。

突然听到武媚娘来访,让武京娘也是一阵惊讶,武媚娘跟随汝南公主等人来此,也有大半年的时间了,可是却很少来她的立政殿,今ri怎的来了

快快有请

毕竟是自家的亲姐姐,两人年少之时又最好,如今武京娘因为杜睿即将归来的事情,心烦意乱,这个时候能有亲人陪在身边,她也能稍稍宽慰些。

不多时,武媚娘走了进来,武京娘正要上前,却见武媚娘的脸sè不郁,心中也是一动,连忙对着身旁的宫娥,太监使了个眼sè,众人纷纷下去了。

武京娘拉着武媚娘的手,笑道:姐姐今ri怎的有闲暇,来看妹妹了

武媚娘看着武京娘,她是个聪敏,且心细如发的女子,不难看出武京娘是在强装着镇静,事到如今,她也不想什么旁敲侧击的法子,直接冷声道:今ri若是再不来的话,只怕是我们姐妹就只有在黄泉相见了

武京娘一惊,勉强笑着说道:姐姐今ri是怎的了怎生说这等奇怪的言语

武媚娘见武京娘还在装糊涂,心中也是一声叹息,道:京娘方才你与田迎在殿内,所言,姐姐都听到了

武京娘闻言,一张俏脸顿时被吓得惨白,看着武媚娘,突然她的心中居然闪过了杀人灭口的念头,这个念头让她都不寒而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她居然变得如此心狠了。

武媚娘接着道:你放心,这件事我还没有向圣上禀报,我来这里,是想要劝你悬崖勒马,尽早回头,京娘事到如今,难道你还要执迷不悟吗你这段时间所做的一切,圣上都一清二楚,圣上之所以不处置你,是因为还顾念着夫妻之情,你可千万不要一时利yu熏心,被人利用了女人这一辈子求的是什么还不就是相夫教子吗你为何要走到今天这一步

武媚娘如果知道历史上她所做的一切,恐怕就不会说出这么一番话了,不过现在而言,她确实就是这个想法,她生活的中心就是杜睿和她的一双儿女。

武京娘看着武媚娘,特别是听到相夫教子这个词,她的心中不可能没有触动,只是这番话更加触动了她内心的另一面。

相夫教子

这或许是如今每一个女人都秉承着的礼仪纲常,可是武京娘却不甘心,她不甘心一辈子都要躲在男人的羽翼之下,做一辈子的贵妇。

武京娘自问才能不弱于任何一个男子,既然男人可以掌天下权柄,为何她就不行。

姐姐有些偏颇了,妹妹记得,当初姐姐还曾对妹妹说过,巾帼不让须眉的为何今ri姐姐便没了那般志向

武媚娘摇头道:京娘可是这个世界,终究是男人的世界,没有哪个男人会甘心让一个女人站在他们头上的,巾帼不让须眉,不过是说说罢了

武京娘闻言,心中不服道:那孝烈将军呢姐姐难道以为连孝烈将军都比不上男子

武京娘所说的孝烈将军,就是后世众多影视之中被大书特书的花木兰,北魏宋州虞城人,华夏历史上有名的巾帼英雄,花木兰的事迹流传广远,忠孝节义,以替父从军击败入侵异族而闻名天下,太宗皇帝即位之后,还曾追封其为孝烈将军。

花木兰是中国古代四大巾帼英雄之一,她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一个传说sè彩极浓的巾帼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壮的英雄史诗,她所生活的年代,时值北朝太武皇帝时期。

当时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断南下sāo扰,北魏政权规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线。但是花木兰的父亲年事已高又体弱多病,无法上战场,家里中弟弟年龄尚幼,所以,木兰决定替父从军,从此开始了她长达十二年的军旅生活。

去边关打仗,对于很多男子来说都是艰苦的事情,而木兰既要隐瞒身份,又要与伙伴们一起杀敌,这就比一般从军的人更加艰难。

可喜的是花木兰最终还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十二年后凯旋回家,皇帝因为她的功劳之大,赦免其欺君之罪,同时认为她有能力在朝廷效力,任得一官半职.然而,花木兰因家有老父需要照顾拒绝了,请求皇帝能让自己返乡,去补偿和孝敬父母。

千百年来,花木兰一直是受中国人尊敬的一位女xg,因为她又勇敢又纯朴。木兰诗更是被列入中学课本,被千千万万的人世代诵颂。花木兰的事迹和形象更是在后世几度被搬上舞台,长演不衰,她的jg神激励着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保卫国家,可歌可泣。

武媚娘闻言,摇了摇头道:可是孝烈将军的结局呢她就算是在疆场上如何能耐,可抵抗得了皇权一道圣旨,孝烈将军要么入宫为妃,要么就是抗旨不尊,而唯一能抗拒的手段就是自杀

武京娘闻言尚自不肯信服,接着又道:那前朝的冼夫人又如何

冼夫人,又称冼太夫人冼太岭南圣母,出生在高凉地区,死于公元602年,享年八十。她的一生,顺应人民的要求和愿望,致力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她和她的子孙们相继为岭南地区持续百年的相对稳定,促进广东南部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是爱国主义典范。

冼夫人,生于梁死于隋,身历三朝,至今十五个世纪,她的英雄形象依然深深地刻在人们的心中,被陈隋皇朝敕封为石龙郡太夫人宋康郡夫人谯国夫人,死后谥封为诚敬夫人。

后来,又被明太祖和清朝同治皇帝分别谥封为高凉郡太夫人慈佑太夫人。新中国成立后,被总理誉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

冼夫人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她以崇高的品德和坚强的毅力,顺历史cháo流而动,创造了辉煌的业绩,永远为人民所崇敬所歌颂。

史书上记载,越人之俗,好相攻击。冼夫人在婚前,已在父母家,抚循部众,劝亲族为善,主张各部族和睦相处,不要动辄兵戎相见,互相攻击,多构仇怨。特别是规劝其兄南梁州刺史冼挺,不要恃其富强,侵掠旁郡。这对岭南的影响是很大的。由是怨隙止息,海南儋耳归附者千余洞。

冼夫人本是俚人首领,她带头与汉官冯宝结婚,这是俚汉两族和睦及融合的动力。过去,西汉元帝时,昭君出塞,与匈奴单于结婚,历史上传为佳话。

冼夫人与冯宝结婚,本身就是一种促进民族团结的行为,更何况她结婚后,诫约本宗,使从民礼。每与夫宝参与辞讼,首领有犯法者,虽是亲属,无所舍纵。自此政令有序,人莫敢违,祖国南疆民族团结的局面更为牢固。许多俚人都将冯宝视为自己的首领,显示了俚汉民族的团结融合,对当时社会俚人的汉化和岭南社会的长期稳定,起了推动作用。

到了前隋,她化解民.族.矛.盾,严惩贪官,招慰亡叛,安定百姓,既铲除了,又为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立了新功。

冼夫人的一生,以其卓越远见,智勇双全的胆识,非凡的谋略,果毅的决策,竭力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地方割据,打击一切分裂活动,为国家的统一和岭南的安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冼夫人反对地方割据和分裂活动,维护国家统一,正史记载主要有四次军事行动。第一是梁太清二年八月,智挫高州刺史李迁仕,配合陈霸先平定了侯景的叛乱,解救了梁朝的危亡,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第二是陈太建元年,与陈朝的章昭达配合,内外夹攻,击败了广州刺史欧阳纥声势浩大的反叛,粉碎了分裂国家的y谋。

第三是隋开皇九年,打破徐登的封锁抗拒,迎隋将韦光入广州,为隋的统一全中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第四是隋开皇十年,指挥军队击溃王仲宣的叛乱,进军南海,解救了广州之围,又一次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她还在耄耋之年,亲自戴盔披甲,骑着穿甲衣的战马,带着硬弓强驽的骑兵,护着隋使者巡抚各州,安定了整个岭南的局势。

冼夫人与冯宝结婚后,在岭南地区积极传播汉族的先进生产经验,她教育百越各部落尽力农事,提倡男耕女织。经过数十年的开发,岭南地区的农业手工业,如纺织铸铜制陶瓷造船等等都有很大的发展。特别是海南岛,她在梁朝时请建崖州后,加速了当地封建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至今海南各地人民还长期对她感恩佩德,顶膜礼拜,奉若神明。

冼夫人还大力宣传汉族的文明与进步,改革俚人落后的社会习俗,发展封建文化,不断推动社会进步。以礼仪威信镇于俗,汲引文华,士相与为诗歌,蛮中化之蕉荔之圩,弦诵曰闻。岭南地区自隋之后,渐袭华风,休明之化,沦洽于兹,椎跣变为冠裳,侏离化为弦诵,才贤辈出,科甲蝉联,彬彬然埒于中土。冼夫人为岭南社会的进步,的确作出了重大贡献。

冼夫人的一生有大功于三朝,受到朝廷多次封赐。梁朝天正元年,冼夫人因平定高州刺史李迁仕有功,被梁朝廷封为保护侯夫人。

隋仁寿元年冼夫人因置番州总管赵讷于法,并巡视岭南十余州,抚慰俚僚有功,赐海南临振县汤沐邑一千五百户。仁寿二年,冼夫人以寿终,赙物一千段,谥为诚敬夫人。

武京娘如今提起了冼夫人,武媚娘随即便道:冼夫人为国护持一方,功在社稷,一心维护家国统一,当为天下女子楷模,可你何曾见过她有割据一方的野心

武京娘闻言也是一愣,颇有些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的感觉,不过要让她服软,承认自己错了,她却又不甘心,道:姐姐难道当真认为女子比不上男子吗

武媚娘道:当然不是,姐姐素年也曾有大志,姐姐也想像孝烈将军,冼夫人,以及本朝的平阳昭公主一样,为国建功立业

平阳昭公主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三个女儿,也是李渊嫡妻窦氏的爱女。她是一个真正的巾帼英雄,才识胆略丝毫不逊sè于她的兄弟们。

当时南北朝在隋朝统一之后不久,中国又一次陷入了大分裂的状态。这次分裂的时间很短,隋文帝的外甥李渊只用了七年时间就击败群雄,再一次统一了天下。

李渊能当上皇帝,固然与他个人的条件分不开,但更重要的,是他实在生了一群杰出的儿女。这群儿女中功绩最大的就是太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和三女儿平阳公主。

李渊将自己的三女儿嫁给了武将柴绍为妻。有子柴哲威柴令武,柴令武后娶太宗第七女巴陵公主为妻。柴绍在唐朝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排名第十四,谋略出众,善于以少胜多,消灭薛举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都有他一份功劳。消灭唐朝最后一个对手梁师都他还是主将。

隋末民不聊生,天下大乱。隋大业十三年,李渊决定起兵。而当时李渊的胜出机会并没有多大。他的地盘在遥远的山西边境,远离首都长安和东都洛阳。手下兵力也不足,不过万把人,而且天天要面对突厥的进攻,最要命的是,他的家眷全都在长安,身边只有一个次子李世民跟着。

他领兵离开自己的防地时,对外宣称是为了到江都去接应被困在那里的隋炀帝,可是他的行军方向却直指首都长安。这种掩耳盗铃当然瞒不过长安的隋朝官员。长安方面立即下令拘捕李渊的家人。逮捕名单中就包括了李渊的三女儿平阳公主和她的丈夫柴绍。

形势危急,平阳公主和丈夫快速商议,决定分头行动,柴绍直奔太原,而平阳公主则在后方进行各种安排。她很快动身回到鄠县的李氏庄园,女扮男装,自称李公子,将当地的产业变卖,赈济灾民,很快招收了一支几百人的队伍。很快李渊起兵的消息就传来了。平阳公主听到这个消息,决心要为父亲招募更多的军力。

平阳公主到处联络反隋的义军。这个年纪轻轻的女子,以其超人的胆略和才识,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就招纳了四五支在江湖上已有相当规模的起义军。其中最大的一支就是胡商何潘仁,当时他手下有几万人。平阳公主派家僮马三宝前去游说何潘仁归降。不知道马三宝使了什么手段,势力远远超过平阳公主的何潘仁居然甘愿做平阳公主的手下。平阳公主收编了何潘仁后又连续收编了李仲文向善志丘师利等义军,势力大增。

在此期间,朝廷不断派兵攻打平阳公主。平阳公主率领的义军不但打败了每一次进攻,而且势如破竹,连续攻占了户县周至武功始平等地。

平阳公主收编的这帮义军都是杀人不眨眼的强盗。如果没有几分真本事,就是男人也镇不住他们,何况其兵源还来自原本不相统属的系统。能够在短时间内将收编的乌合之众变为一支百战百胜的劲旅,取得如此大的战绩,足见平阳公主的组织能力和指挥能力实在是出类拔萃的。

这支由女人做主帅的义军,军纪非常的严明,平阳公主令出必行,整支军队都对她肃然起敬。在那乱兵蜂起的年月里,这支军队得到了广泛的拥护。老百姓将平阳公主称为李娘子,将她的军队称为娘子军。

娘子军威名远扬,很多人都千里投奔而来。不久,平阳公主的娘子军就超过七万人了。平阳公主在军事上的直觉与见地,堪称天才,隋将屈突通就曾经在她手下连吃几场大败仗。

公元617年,李渊主力渡过黄河进入关中,这时他很高兴地看到他的三女儿已经为他在关中打下了一大片地盘。他派柴绍带了几百骑兵去迎接平阳公主。夫妻二人见面,看到妻子如此风光,不知柴绍是否会脸红。

接下来,平阳公主挑选了一万多jg兵与李世民会师渭河北岸,共同攻打长安。柴绍属于李世民的部下,与平阳公主平级。夫妻二人各领一军,各自有各自的幕府。兵打一处,很快就攻克了长安。

唐军能南渡黄河进入关中,不作一战就包围长安,然后很快攻克之,平阳公主的功劳是至关重要的。关中平定之后,李渊将自己这位才略出众的爱女封为平阳公主。因为独有军功,每次赏赐,都与其他公主有所不同。

其后唐军转战西北扫荡隋朝残余势力时,主要就是依靠平阳公主和娘子军的参战,才能连克强敌。

之后,平阳公主这时的主要任务就是防守李家的大本营山西,她驻守的地方就是娘子关。原名苇泽关,因平阳公主率数万娘子军驻守于此才更名娘子关。山西是中原和关中地区的屏障,无山西则中原和关中不稳,平阳公主率军驻守娘子关,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敌人从这里进入山西。

平阳公主率领娘子军驻扎娘子关之后,凭借天险,修筑工事,严密布防,不给敌人可乘之机。一次,刘黑闼部大举进攻,平阳公主眼见敌人来势凶猛,一面向太原告急,一面指挥娘子军与居民严防死守。由于关内军队兵力不足,娘子关的情况十分危险。面对数倍于其的军队,平阳公主心急如焚,在城楼上焦急地踱着步子想着主意,同时极目远眺,等待着援军到来。忽然,她无意中看见远处田野上丰收在望的谷子,顿时急中生智,计上心来,于是,她下令城内军民立即收割架锅用新米熬制米汤,米汤熬好后,平阳公主又令部众乘夜sè从关上全部倒入关前沟壑中。次ri,娘子关前沟壑中米汤横溢,敌人哨兵发现后,疑为马尿,急忙报告主帅。主帅出帐观望,只见城楼上旌旗招展,军民喊声震天,战鼓擂动,便错误地判断援兵已到,由于害怕中了埋伏,敌人最终不战而退。待得知此乃平阳公主的疑兵之计时,太原的援兵已到,他们只能望洋兴叹了。

唐高祖武德六年,平阳公主病逝,她的葬礼与众不同,是以军礼下葬的。前后部羽葆鼓吹大辂麾幢班剑四十人虎贲甲卒。

当时礼官提意见说女人下葬用鼓吹与古礼制不合,高祖李渊反驳他:鼓吹就是军乐,以前平阳公主总是亲临战场,身先士卒,擂鼓鸣金,参谋军务,从古到今何尝有过这样的女子以军礼来葬公主,有什么不可以的

于是特地破例以军礼下葬平阳公主,并且按照谥法所谓明德有功曰昭,谥平阳公主为昭。平阳公主,也是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由军队为她举殡的女子。

唐代女子风气开放,多因有了平阳公主这么一位先辈,女子也多以平阳公主为榜样,无论是武媚娘,还是武京娘,她们姐妹两个都对平阳公主十分崇拜。

武京娘听着武媚娘述说平阳公主的功绩,也不免心驰神往,可是接下来武媚娘的一番话,就在她燃烧的正旺的雄心之上,兜头浇了一盆凉水。

我崇敬孝烈将军,冼夫人,平阳昭公主,可以为国建功立业,流芳百代,却不愿去做那吕后,招来万代的骂名京娘姐姐望你好自为之

武京娘心头狂颤,看着武媚娘,没来由的感到一阵畏惧,她知道武媚娘这是在给她最后的jg告。

姐姐若是妹妹不肯依从,你可是要向圣上告密武京娘说着,目光也变得狠厉起来。

武媚娘却是凛然不惧,道:姐姐若是要去告密,今ri就不会来这里了

武京娘闻言,心中不免一阵愧疚,她方才确实已经动了杀心,不过见武媚娘目光坚定,她的心中又是一阵烦躁:说到底,姐姐还是要劝我收手

武媚娘道:京娘该怎么做,由你自己选择,不过若是你当真要行那大逆之事,姐姐也只能自裁以谢天下,应国公武氏一门从此断绝

武京娘也是个聪明人,她听得出武媚娘话里有话,武媚娘的意思分明就是再说,她要行大事,根本没有成功的希望。

姐姐何以认定小妹必败无疑

武媚娘一笑,道:若是你姐夫不回来,你或许还能成一时,可是现在你姐夫不ri就将到达长安,你觉得你是他的对手吗你姐夫一生行事,旦求一个稳字,若是没有十足的把握,你觉得他会来长安吗几十年来,无数人在和他斗,无论是朝堂上,还是战阵之间,你几时看到过他输。京娘圣上与你夫妻十几年,对你恩宠备至,切不可做那忘恩负义之事,况且太子虽然年少,然xg情温和,作一守成之主足矣,到时你归为皇太后,享天下尊荣,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难道非要等到ri后,无颜于地下见圣上之面吗

历史上的武则天在疯狂了二十多年之后,最终还是一样要入高宗的陵寝,只是不知道,在历史上,武则天到了地下的时候,如何面对,那个爱了她一生,迁就了她一生,纵容了她一生的男人。

历史已经改变,武媚娘再也没有机会坐上那个位子了,所有身后之事,她也无需烦忧,不过此时,她的这番话,却深深的触动了武京娘的心弦。

这些事,武京娘从来都没考虑过,对权利的yu望和野心,让她已经有些癫狂,有些不惜一切了,如今被武媚娘触及到了她内心最为柔弱的地方之后,她也不禁有些动摇了。

失神的坐在软榻之上,抬头看着武媚娘,就好像当初年少之时,被异母兄弟逐出家门之后,那么无助:姐姐我真的做错了吗

武媚娘看着,也不禁一阵心软,坐在了武京娘的身边,拉着她的手,道:京娘有些事情可以做,有些事情绝对不能做那个田迎居心叵测,绝非良善,说不得别有用心,你可要当心了,姐姐盼你能悬崖勒马,千万不能再错下去,你和你姐夫都是姐姐最亲近的人,姐姐不希望你们之间兵戈相向

武媚娘确实很担心武京娘这个妹妹,她很清楚杜睿的能力,也清楚杜睿的手段,更清楚杜睿一生最在乎的就是大唐的江山社稷,如果武京娘当真要去挑战杜睿底线的话,即使武京娘是她的妹妹,即使武京娘是大唐的皇后,杜睿也绝对不会手软的。

武京娘去和杜睿斗法,那完全是自寻死路,虽然这些年杜睿都隐居杜陵,不问世事,但是武媚娘知道,长安发生的风吹草动,杜睿都了如指掌。

尤其是对武京娘,杜睿说不定更是在几年之前就开始谋划了,就等着武京娘走出那一步的时候,给予她雷霆一击。

这些年来杜睿之所以一直隐忍不动,无外乎就是不想让武媚娘伤心罢了,杜睿知道,武媚娘最记挂着的就是这个深居宫中的嫡亲妹妹。

武京娘不说话,武媚娘应该说的也都已经说完了,剩下的就要看天意了,如果武京娘真的疯狂到不顾一切的话,武媚娘也只能用自己的生命来赎罪,来抵偿杜睿这么多年的感情了。

京娘姐姐该说的都已经说完了,剩下的就看你自己的了,姐姐还是希望你能够好自为之,千万不要一错再错了

武媚娘说完,满是叹息的离开了,她知道这个时候,她的话已经起不到什么作用了,一切都要看武京娘自己的,看看她能不能战胜心魔。

武媚娘其实也在后悔,当初还是太子的李承乾选侧妃,武京娘原本是不愿的,那个时候,还是少女怀chun年纪的武京娘满心里都是杜睿,如何肯嫁给另一个男人。

还是武媚娘为了能让杜睿在宫中有个助力,这才极力劝说武京娘入宫,没想到最终却事与愿违,原本应该互为助力的杜睿与武京娘,非但没能按他想象的那样,相互扶持,却成了水火难容的敌人。

到了今天,武媚娘也说不清,自己当初的决定究竟是对,还是错

武媚娘离开了,只剩下武京娘一个人待在这偌大的立政殿内,身边没有一个随侍,更没有一个可以说话的人。

武媚娘的话确实触及到了她内心最为柔弱的一个地方,和李承乾夫妻十几年的感情,那绝对不是假的,她想要登上那个位子,成为君临天下,独一无二的女皇,很显然,肯定会伤害到李承乾,只不过她以前一直都是在欺骗自己。

觉得就算是她真的配合田迎来一出兵谏,清君侧,杀了杜睿,大不了事后让李承乾做太上皇。

可是有一个问题,一直以来都被武京娘刻意的忽视了,试想一下,一个男人被自己的妻子欺骗,背叛,原本就已经病入膏肓的身子如何能支撑得住。

这些年来,李承乾对她的好,武京娘岂能看不到,岂能不被感动,曾经豆蔻年华之时,对杜睿那种淡淡的爱恋,早就已经随着岁月消失了,现在剩下的只是一份怀念,而自己的心,武京娘已经完全交托到了李承乾的身上,这份夫妻之情,是如何都割舍不下的。

而且和杜睿为敌,武京娘真的能赢吗

此前她甚至还天真的以为,她是皇后,是君,杜睿是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可是现在清醒了,武京娘也明白过来,对杜睿那种将大唐江山社稷安定,看的比什么都重要的人来说,如果她妄图去颠覆李唐江山,改朝换代的话,杜睿是绝对不会理会她是不是大唐皇后,绝对会以最为冷酷的手段将她灭杀,一想到杜睿那神鬼莫测的手段,武京娘的心就更加动摇了。

我到底该怎么做

武京娘在心里不停的问着,只可惜没有人回答她

武京娘的心中正在激烈的挣扎着,天草四郎那边也在加紧准备着对付杜睿,而杜睿则已经穿过了函谷关,进入了洛阳地界,过了东都之后,可就是长安的万年县了。

舅舅要不要派人去长安那边打探一番薛讷有些不放心的建议道。

杜睿一笑,道:不必如此,我纵横天下这么多年,多少腥风血雨,艰难险阻都闯过来了,那么多一时俊杰,枭雄,都不能将我怎样,我又何惧一个倭人,和一个妇道人家,大军无需停歇,加紧赶路,明ri天黑前,大军就要赶到长安

薛讷闻言,心中也是隐隐的激动,原本他以为自己的父亲薛仁贵就已经称得上是大英雄,大豪杰了,可是在接触了杜睿之后,他才知道,什么叫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我真没想重生啊寒门崛起御道倾天透视医圣无双庶子九星霸体诀惊悚乐园史上最狂老祖帝霸万道龙皇
相邻阅读
空间之农妇悠闲生活香色满园之农妇要翻天极品娇农妇重回九零阴阳怪气的驱魔人修仙小神农娇妾娇妾(穿书)绝色魔妃反穿:傲世女星反穿之小倌的明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