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雅文

m.yawen.cc

第六十八章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英国公府内,李世绩面sè愕然的看着站在他面前的恒连,久久不能言语,脸上也是y晴边患不断,好半天才道:恒将军你说的可都是实情

恒连急道:老大人末将岂敢在老大人面前妄言那侯义从宋国公府回来,圣上便脸sèy沉,好像还将皇后娘娘训斥了一番,末将这才派人去宋国公府打探消息,得知宋国公府上正在连夜收拾行装,这才偷出宫来,和老大人相商,宋国公乃国之干城,无论如何,也不能就这么一走了之

李世绩闻言,心中纳闷,道:杜承明也不是个不晓事的,这番怎的这般不通情理,圣上屈尊降贵,难道他心中的怨气,还不能熄了

恒连也是皱眉,道:末将也是想不通,当初先帝几次三番将其贬谪,然每次相召,宋国公从来不曾推诿,怎的这一遭,怨气就如此大,至今已过余年,还是如此

李世绩看着恒连,道:解铃还需系铃人,等明ri早朝,老夫亲自禀明圣上,不过还有一事要劳烦恒将军

恒连忙拱手道:老大人但有吩咐,恒连万死不辞

恒连也与杜睿相识ri久,对杜睿佩服不已,此番西域局势糜烂,要不是杜睿出马的话,说不定整个西域从此以后,都将不再属于大唐,他是真心希望杜睿能够留下来的。

李世绩点头道:倒也无需如此恒将军,你与城门校尉石南生相善,可去托付于他,明ri杜承明要出城时,万万要拦住,要是此番杜承明一走,只怕就再难请回来了只是此事恒将军怕是要摊着偌大的干系

恒连不假思索,便道:这有何难,若是到时圣上怪罪下来,末将一力当之

两人又商议了一阵,恒连这才离了英国公府,出门去寻城门校尉石南生去了。

次ri早朝,李承乾面sèy郁的端坐在龙椅之上,群臣不知今ri又有何事,也不敢言语,只等着李承乾开口。

过了半晌,李承乾才道:此番西征大捷,大唐西陲从此无忧,一概出征将士,俱该封赏,李世绩

李世绩出班道:臣在

李承乾道:李爱卿署理兵部,论功行赏之事,便委于爱卿料理

李世绩躬身道:此乃臣份内之事,只是臣尚有一事不明,还请圣上明示

李承乾知道李世绩要说什么,却也不点明,道:何事不明,爱卿只管明言

李世绩道:此番西征功劳簿皆以送至兵部,只是上面不曾有宋国公的名姓,只是不知宋国公该如何封赏,臣不敢善专,还请圣上龙意天裁

李承乾见李世绩果然提起此事,一想到昨ri杜睿居然拒不奉召,心中更是恼恨,脸sèy沉道:宋国公杜睿此番大战,身体损伤颇重,无法为国效力,朕以准其还乡此次论功,就不要提及他了,况且朕已然加其封邑,此事休要再提

李世绩却不肯退让,道:圣上此言诧异,宋国公乃国之干城,社稷栋梁,圣上不可任由宋国公流于朝堂之外

李承乾看着李世绩,心道:难道朕就想放杜睿走,可是他拒不奉召,朕又能如何,总不能朕亲自大张旗鼓的去其府上,阖门谢罪,那样的话,朕这个皇帝还怎么当。

此时朕意已决,无需再言

李承乾怕李世绩继续纠缠,正要宣布散朝,突然想起了什么,道:朕已命人查明,前番葱岭战败,李义府并无大过,朕意罚其俸禄一年,降职两级,依旧做他的监察御史去吧

李世绩闻言大惊,忙道:圣上前番葱岭大败,皆因李义府仗着皇命,催促进军,先燕国定公被逼无奈,仓促进军,致使十余万将士殒命杀场,岂能说其无大过

李承乾皱眉道:李义府不过是监军,英国公何以说葱岭之败,皆是他的责任,好了此事朕意已决,爱卿无需多言

李世绩还要再说,李承乾却根本不给他这个机会,挥袖道:散朝

李世绩看着李承乾离去,不禁意兴阑珊,心中大为压抑,连李义府都能被起复,可是杜睿却要不肯相留,李承乾当真是变得李世绩都不认得了。

出了承天门,外面虽然是艳阳高照,可是在李世绩眼中简直就是乌云漫天。

府中下人忙上前道:公爷可是要回府去

李世绩摇了摇头,道:你们都不要跟着老夫,老夫去城门一遭

城门前,杜睿正被石南生拦着,他昨ri被恒连嘱托,虽然为难,但是他也崇拜杜睿,便咬牙答应了下来,此时正跟着杜睿陪话。

公爷莫要责怪末将,不是末将不放公爷走,实在是朝中将有大事,不敢让公爷离去

杜睿一看,就猜到了是李世绩的主意,可是他便是被拦在城门处又如何,朝中已经不再是当初的朝堂了。

正无奈的等着,李世绩单人独骑的来了,杜睿一见李世绩,忙上前见礼:英国公

李世绩看着杜睿,心中颇为无奈,又有些怨气,道:杜承明你~~~~~~你好不晓事

杜睿知道李世绩说得是他昨ri抗旨不尊的事情,心中也是一阵无奈,道:英国公可借一步说话

杜睿说着,便上马朝城门处走去。

石南生见李世绩到了,也不敢再拦,任由两人骑马一前一后的出了城门。

一直走到城外十里亭处,杜睿才停了下来,看着李世绩道:老大人可是在责怪杜睿昨ri抗旨之事

李世绩怒气冲冲的道:正是杜承明,你身为杜克明之子,也深受皇恩,怎的如此不晓事,居然因小恶而失了大义,难道你心中那点儿怨气,比大唐江山社稷还要重要不成

杜睿闻言,心中一阵苦笑,他当真是因为李承乾派了侯义这么一个内监前来传旨,就心生怨恨,才抗旨不尊的吗

杜睿自问还没那么小气,他重生到了这个年代,心中最为记挂的就是大唐的江山社稷,和华夏百姓的生活安泰,岂会因为一点儿小事,就将心中的大事置之不理。

老大人昨ri侯义来府上传旨,其言语颇为倨傲可杜睿自问不是个心胸狭窄之人,岂会和他一般见识

杜睿昨ri在侯义传旨的时候,就已经看穿了,此前李承乾亲自过府,求着汝南公主三人为其说情,岂会突然之间有那么大的转变,杜睿稍稍一想就明白了,此事定然是有人从中作梗。

至于是谁是谁最不希望他留下来

杜睿不用想都能猜到。

将心中的话,对着李世绩说出来,李世绩也沉默了,他也是个聪明人,不然的话历史上,武则天掌权之后,那么多老臣都被其贬谪,唯独李世绩能安然无恙。

你是说侯义是受了皇后娘娘的差遣,故意要激怒你

杜睿点头,道:除此之外,我也想不到其他的原因老大人皇后毕竟是大唐的一国之母,杜睿身为人臣,若是留下来,与主母相争,岂是为臣之道况且,杜睿在朝堂之上,必然是皇后的眼中钉,肉中刺,纵然今ri无事,ri后难道还能自保,若是论亲厚,杜睿如何能与皇后相比,既然如此,不如暂回杜陵避祸

李世绩虽然心里已经认同了杜睿的说法,可是却依然心有不甘,道:可是你若是就此一走了之,朝中正气衰弱,有的都是那些趋炎附势,攀附皇后之人,这大唐的天下该如何是好

杜睿淡淡的一笑,道:此时老大人无需担心,当初杜睿变法,已经将这天下的诸事理清的差不多了,如今大唐国富民强,诸多事宜已经上了轨道,那些跳梁小丑想要改变,却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还有一句话,杜睿没有说出来,那就是当初他在杜陵之时,门生一百余人,如今为官者遍及大唐的各个角落,近些年杜陵学馆之中出身的读书人也是多不胜数,为官者不下三四百人,有了这些人撑着大唐的基层,纵然是上面变了,但是落在百姓身上的时候,还不是一切照旧。

李世绩点点头,道:但愿如此吧只是当今圣上真的是变了,变得老夫都快不认得了,当初的礼贤下士,虚心纳谏都不见了,变了变得刚愎自用,好大喜功真是让人意料不到宋国公你还不知道吧李义府又被圣上启用了虽然是降了官职,但看圣上对其的态度,不难想到,只怕用不了多久,就要被大用了

杜睿闻言,心中不禁一惊,这个可是他万万没想到的,原本还能心平气和,此时也不禁动怒了:圣上岂能~~~~~岂能如此糊涂

李承乾这一步走的简直是糊涂至极,启用李义府,无疑是寒了那数十万西征将士的心,就是因为李义府的逼迫,苏定方才在没有完全准备的情况下,轻敌冒进,致使葱岭大败,大唐将士心中皆深恨李义府,恨不得将其碎尸万段。

如今李承乾居然将李义府起复,这无疑是将自己放在了大唐军界的对立面上,不是糊涂是什么。

还有,李承乾追封了苏定方的爵位,赐其谥号这分明是肯定了苏定方,既然要肯定苏定方,那么就要找一个人来承担葱岭大败的责任,这个人无疑就只能是李义府,现在又起复李义府,那么葱岭大战的责任谁来承担,那十余万战死的将士如何能瞑目。

不用想,这一定又是武京娘的手笔,杜睿可以想象得到,当李承乾得知他拒不奉召的时候,心中会是如何的恼怒,失望,这个时候人的逆反心理是最为强烈的时候,只要武京娘一挑拨,李承乾作出什么糊涂的决定都不难理解,尤其是这种向杜睿示威的手段。

杜睿想着,也不禁一声长叹,道:事已至此,我也无可奈何

杜睿原本还想着,他纵然离开,朝中只要还有李世绩,杜养盛这些人在,总归出不了大乱子,但是现在半路杀出来了一个大jiān臣李义府,情况可就大不相同了,凭其钻营的本事,只要他不犯历史上那些愚蠢的错误,就没有人能斗得倒他。

历史上

杜睿突然灵机一动,道:李义府此人绝不可留

李世绩闻言,一惊,忙道:宋国公你可千万不能乱来,李义府纵然有大罪,百死难赎其过,可是他总归是朝廷的大臣

杜睿道:老大人想差了,我要是想杀李义府的话,当初在龟兹的时候,就让他身首异处了,还能留他到今天,我不过是想到了一个办法,可以为朝廷除去一害

李世绩闻言,忙道:是何办法

杜睿道:圣上登基以来,先是因征伐吐蕃,后又与大食交战,朝廷皆未开恩科

李世绩听着有些摸不着头脑,道:此事又与李义府有何关联

杜睿道:恩科大比各州学子应试,那李义府一向贪得无厌,这么好的机会,若是老大人能推波助澜的话,让其丑行暴露在圣上面前,他还能有活路

李义府贪财,自打其参倒杜睿升官以来,李世绩也有所听闻,只是~~~~~~~~

李义府虽得圣上起复,然其不过一个监察御史,难道还能做此次大比的主考不成

杜睿道:圣上要重用李义府,总归要有个由头,李义府虽然不堪,却颇有才名,让其担任一期主考,便是助其赢得声望,依我看,纵然不是主考,也能得一要职到时候就看老大人能不能把握住了要是做的成了,便能为朝廷除去一害

要是李靖的话,肯定不屑做这等事,可是李世绩不一样,他做事一向不拘小节,要是当真能借此除去李义府,他自然没什么不肯的。

好此事老夫会记在心上

杜睿又和李世绩交代了一番,便要走了,道:老大人此次杜睿返乡为母丁忧,朝中之事,便摆脱老大人了

杜睿虽然被排挤,不得不离开长安,但是当真让他放下朝中之事,杜睿如何又真的放心得下。

对他来说,这一世最重要的除了亲人之外,就是大唐的江山社稷了,穷尽二十年的心血,想放下,谈何容易。

李世绩也是拱手道:宋国公无需如此,老夫盼着能有一天宋国公再回长安,到时候扫荡朝中所有浊气,使长安城内再复清明

杜睿点点头,道了一声:保重

说完便招呼着家人上路,朝杜陵方向赶去。

立政殿内,武京娘听了侯义的汇报,面sè也是有些黯然,道:宋国公当真是走了

侯义忙道:千真万确,老奴亲眼所见宋国公一行人,十几辆马车,此时怕是已经过了泾河

武京娘闻言,轻叹了一声,道:走了也好本宫也实在不想与他为敌

侯义过了片刻之后,道:娘娘李义府大人差人传话,此番能脱大难,皆是娘娘再造之恩,此后娘娘但凡有事,他定然万死不辞

一听到李义府的名字,武京娘微不可查的皱了下眉,李义府的为人,她也有所听闻,若不是此时还有用到李义府的地方,早就将其处置了,还能在李承乾的面前为他求情。

想着,武京娘道:知道了派人去告诉李义府,此次秋帷大比,本宫会为他尽力争取一番,不过他也该收敛些,侯义,让人提醒他一下,不要以为仗着本宫的势,就能为所yu为,他那些龌龊事,要是传扬到圣上的耳中,便是本宫也保不了他

侯义忙道:是老奴记下了

嘴上说着,侯义心中也计较了一番,李义府是个什么人,他自然一清二楚,看武京娘的模样,显然是对李义府有所不满了。

等侯义出去了之后,武京娘起身,看着东方,伫立良久,幽幽叹道:姐夫你莫要怪罪京娘,京娘停不了手,如今这朝堂之上,想要将我们母子除去的人不在少数,为了自保,京娘也没办法停手了

已经远去的杜睿当然不会知道武京娘的心思,自打离开了长安之后,他就迫使自己不再去想和长安有关的一切。

虽然心里已经早就不再因为李承乾的猜疑,而去怨恨对方,但是杜睿心底的失望却是久久难以排解,毕竟少年时代便相识,结为密友,李承乾一直以来对杜睿都是信任有加,杜睿也是倾尽所能的帮助李承乾,可是如今两人居然到了这步田地,当真是天意弄人。

睿郎我们当真不再回长安了吗

杜睿看着晋阳公主,笑道:怎的兕子你舍不得

晋阳公主道:也没什么舍不得的,只是父皇母后~~~~~~~

杜睿一笑,道:等来年清明,我陪你一起去昭陵祭拜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我真没想重生啊寒门崛起御道倾天透视医圣无双庶子九星霸体诀惊悚乐园史上最狂老祖帝霸万道龙皇
相邻阅读
空间之农妇悠闲生活香色满园之农妇要翻天极品娇农妇重回九零阴阳怪气的驱魔人修仙小神农娇妾娇妾(穿书)绝色魔妃反穿:傲世女星反穿之小倌的明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