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雅文

m.yawen.cc

第六十八章 宗教改革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佛道两家斗得天昏地暗,ri月无光,可苦了褚遂良,这不,大清早一上朝,这位整天板着一张死人脸的老先生就跳出来报委屈了。

圣上,佛门与道门之间争端已经愈演愈烈,快要大打出手了褚遂良作为太宗钦派的主官,主理佛道辩法之事,此时眼看着失态越来越严重,也是无可奈何。

佛门的战斗力明显更为强悍,那些个武僧可不是吃素了,虽说少林七十二绝技是后世人杜撰出来的,但是天下武功出少林这句,还是很有说服力的。

可是道门也不是全无还手之力,这些牛鼻子整ri里研究炼丹,一个个都算得上是半个科学家了,真要是整出点儿生化武器出来,那些秃驴的战斗力再高也是白扯。

不过要是双方都继续隐藏实力,学着市井小民一样打群架的话,那道门可就吃亏了,和尚都抓你的头发,你道士抓什么,估计就只能猴子偷桃了。

太宗闻言不以为意,笑道:急什么么呢正好趁机看看道门佛门隐藏的实力道门自张道陵创下天师道之后,还有后来的五斗米教,已经传承至今。历朝历代有过灭佛之举,却没出现过灭道的,道门的实力至今还没有让人看出来哩至于佛门~~~~~~~~~

太宗说着,神sè也冷了下来:那么多次的灭佛,他们恢复元气的速度也太快了,尤其他们的教义,最是蛊惑人心不过,若是这次不能让他们真正伤筋动骨,很快就能再度复兴,下次要找他们麻烦,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褚遂良这会儿冷汗都出来了,敢情太宗是要让佛道两教狗咬狗,等到两家的实力都消耗得差不多,再出来做好人呢

褚遂良想着,有些忧虑道:可是圣上,万一事态扩大,无法控制形势,伤及了一般百姓,怎么办

杜睿在一旁开口道:大人无须忧心,他们不会闹到这一步的,毕竟,佛门这次的教训就在眼前,他们想要光大自家的道统,需要的可不就是百姓的信仰吗

太宗y沉着脸,道:佛门的实力实在是隐藏的太深了,当初天下大乱,他们也不过派了数百个武僧还有俗家弟子而已,如今,朕才发现,那些不过是佛门实力的一小部分哼,如今天下太平,他们蓄养如此多的护法,其心可诛

杜睿道:圣上如今天下的佛们弟子百万,信徒更是不计其数不可不防啊

太宗闻言,脸sè更加y沉了,作为皇帝,喜欢宗教的实在不多,那些个想当和尚的皇帝最后的结果也不是那么美妙,佛门的势力太大,就是一个不能不jg惕的威胁。

道门还好,起码除了东汉末期,还没出现过什么武装,那些道士大多喜欢炼丹炼气,指望着白ri飞升,哪有闲心造反。

这宗教,掌握不好,就是麻烦。

当初张角他们兄弟三可不就是凭借着宗教聚集起了几百万黄巾军,直接导致了汉朝的崩溃吗

要知道,历朝历代均以弱亡,独汉以强衰,宗教在里面起的作用,简直是叫人睡觉都不安稳呢

尤其是佛门曾经亲自参与了很多次地朝代演变,比如说,隋朝的杨坚就是在尼姑庵长大的,还被奉为佛陀转世,持有佛家法器的人物,在佛门的支持下得了天下。

更往前的就不要说了,两晋之后,南北朝时期,战乱不休,纷争不止,佛门在里面出演的角sè可不是那么光彩的,一个有野心的宗教,一个控制了国家近半人心的宗教,实在是太让人不放心了。

太宗从来就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后世吴承恩著的西游记上说,玄奘西天取经是太宗派遣的,那是胡说八道。

要不是杜睿帮忙的话,那玄奘法师到现在还是在官府有案底的人呢,要知道,他可是从玉门关那边偷渡过去的,就在杜睿带兵灭了高昌之前,玄奘还在高昌讲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经,很受高昌国王的尊重,差点儿就成了高昌的国师了,最后还和鞠泰成了拜把子干哥们儿

李唐成立之后,抬高了道门的地位,对佛门多有打压,只是多在名义上,没有伤筋动骨罢了,要不然,后来武则天要做皇帝,不是找道门,而是找佛门给自己造势呢,对道门而言,自然是李家的人好,佛门又怎么甘心呢。

佛道两家吵吵嚷嚷,争论不休,天下人都在看热闹,终于朝廷出手了,朝廷不出手则已,一出手那就是叫人心惊胆颤。

一份大唐宗教改革方案新鲜出炉,很快各大报纸上都刊登了出来,顿时引起了轩然大波。

首先,信仰zi you,你不能强求一个道士去吃斋念佛,更不能让和尚强行续发黄冠,不信道佛的也可以,孔阿丘还说敬鬼神而远之呢,因此,不信道佛,也是正常。

然后呢,就有了一个很关键的条例了,就是除了道门佛门现有的宗派,以后所有成立的宗教必须向官府朝廷报备,不许私自成立教派,否则便是妖言惑众,是邪教,可是要被按上蛊惑人心罪名的。

下面便是比较具体地了,也就是杜睿之前和李承乾提到的,如今和尚道士也不好混了,想要拿到度牒,不是换身衣服,换个发型地问题。而是要通过考试,一个想要出家的人,要是连点儿佛法经义,道门地经典都不懂,还意思去侍奉佛祖三清吗不识字可以那么把一些常见地经先背出来再说。

这个条例一出来,道门还好,一般是家族内部传承,总是知道一些常识的。

佛门可就悲催了,哗啦一下,刷掉了足有成门徒,那些当和尚的,很多就是一些没了土地的农民,觉得活不下去了,就去做和尚。也有一些人家,家里孩子多,养不起,那就送上一两个孩子去寺庙做沙弥,也能贴补一下家用。尤其是那些武僧,他们很多追求地就是强横的武力,要通晓经义干什么就像是江湖上的游侠,没几个念书的一样,真正识断字的,有几个会去出家呢,真正通晓佛经地又有几个,有一成就算很不错了。

下面,宗教也算是导人向善,还有教化平民百姓的,你要那么多钱干什么神佛可用不上,那么多的土地,还有不时的信徒供奉,足够你们生活了,多出来的,那就收归国有,由国家重新分配吧

最让那些和尚气愤的是,如今香火钱也要收税了,条例上还写得很明白,这律法嘛,是人人都要遵守的,佛祖神仙也不需要花钱不是,你们已经不劳而获了,怎么还能逃税呢何况佛家有戒条,又说众生平等,道家要清静,钱乃身外之物,自然是不应该挂在心上的

总之,宗教的影响力因为这个条例的出现,已经被打压到了一个很低的程度,道门损失并不大,佛门却是倒了大霉,却也不好说什么,毕竟,道门也要遵守,没得到什么优惠,只好打落牙齿和血吞,自认倒霉了。

好好得很

太宗看着各地送上来的呈报,也是喜不自胜,这一切正是他想要的,这么多年以来却没有办法实施,没想到却被杜睿借着普济寺一桩脏事给办成了。要不是碍于君王的面子,太宗非跳下去抱着杜睿转上几圈不可。

承明这次你又立了大功劳,说吧想要什么赏赐

杜睿赶紧道:此事都是太子殿下的功劳,微臣不过是出了些馊主意罢了实在不敢居功

太宗笑道:要是这都算是馊主意的话,朕情愿你这馊主意越多越好

一旁的李承乾也笑道:是啊承明你就不要自谦了,此事都是你草拟出来的章程,孤不过是润笔而已,说起来倒是遗笑大方了

这君臣父子三人互相吹捧,居然一点儿不好意思都没有,好在这时候承庆殿里没有外人,不然的话非听吐了不可。

杜睿傻笑了半天,才道:圣上如果真的要赏赐的话,臣倒是有件事,希望圣上恩准

太宗笑道:只管说来,这次你立下了大功劳,朕自无不允

杜睿闻言,赶紧道:圣上可还记得,当初答应过微臣一件事,如果要征讨倭岛的话,臣~~~~~~~~~

太宗突然想起来,当初确实答应过杜睿,因为征讨西突厥没让杜睿去,太宗曾允诺以后征讨倭岛,就以他为主帅,可是如今虽然杜睿屠杀契丹,三韩之事过去了一段时间,可时不时的还会有人提起,要是这一次再发难的话,太宗这边也不好料理,想着太宗也不禁犹豫了。

杜睿见状,赶紧道:臣别无所求,只盼还能为国出征

杜睿说得大义凛然,事实上在他的心里却从来没有过这么崇高的理想,他想要兵临扶桑,为的就是实现前世的理想。

身为一个愤青,有谁没想过扫平倭岛,在靖国神社前大小便,将天皇当肉垫子,坐在屁股底下的。杜睿已经亲手宰了一个天皇,可是和扫荡倭岛比起来,宰个天皇算个屁啊

太宗见杜睿言辞恳切,也不好严词拒绝,点了点头道:这件事~~~~~~~好吧

虽然过去了一年多的时间,但是大唐征讨倭岛的步伐却一点儿都没停歇,只等着海船建造完备,便兴兵出海,荡平倭国。

既然杜睿有此心,大唐水战之事,又确实没有能强过杜睿的,派他去倒也合适。

杜睿得了太宗的承诺,自然是欢喜无限,可是有人却不痛快了。

原本晋王李治也想在此次佛道之争当渔人得利,至少也要参与其,让太宗看看他的能力,但是却什么都没捞到,反而平白的又让李承乾立了一个大功劳,这让他如何能痛快的了。

眼看着李承乾的储位越来越稳固,隐隐的已经有了难以撼动的可能,李治也是心急不已,他的身边虽然汇集了赵恭存,长孙无忌这样的智谋之士,可是单单一个眼光独到的杜睿,就能将他们这些人全都料理了,还时不时的给李承乾增光添彩。

更让李治恼恨的是,他好不容易看了一个武媚娘,最后还被杜睿收了房,新仇旧恨加在一起,李治几乎都要疯狂了。

怎么办怎么办那李承乾又立了一功,父皇对他也是越来越倚重,本王yu图大事,如何才能得偿所愿

赵恭存等着李治发泄完之后,才道:殿下便是将自己逼疯,又能如何如今太子殿下虽然得圣上倚重,可是只要还没登上皇位,殿下就依然有机会

机会李治冷笑道,什么机会难道先生还想说让本王安心等待吗本王已经等得够久了,本王要是不争,机会难道还会平白的掉在本王头上不成

李治急得几乎都要跳了起来,赵恭存确实不紧不慢的说道:殿下莫要忘记了,我们的手上可还有一张底牌没揭开呢

底牌

李治就好像抓住了一棵救命稻草一般,急切的问道:什么底牌

赵恭存一笑,道:殿下莫要忘记了,那侯君集如今已经和太子殿下生了嫌隙,只要我们稍加撩拨~~~~~~~~

李治闻言,连连摇头道:本王还当先生有什么好主意,此时本王已经细细的想过了,那侯君集纵然再怎么怨恨太子,可只要太子妃还是他侯君集的女儿,他就不会帮着本王的

赵恭存笑道:在下原本也没想着让侯君集帮着殿下殿下想想看,若是太子殿下另外有了其他喜欢的女人,太子妃失宠,那侯君集还能不着急吗

李治闻言,细细的思索了一番,道:这倒是个机会。

赵恭存接着又道:而且如果这个女人和杜睿的关系匪浅的话,侯君集还能不和太子反目,如今太子的长子可已经不小了

李治闻言,不禁一惊道:先生是说,要逼着侯君集造反

赵恭存点头笑道:正是如此殿下莫慌,侯君集此人虽然有些手段,但是和圣上相比,却是远远不如,圣上虽然信任他,还让他绘图凌烟阁,可事实上,这满朝的勋将,圣上一个也不完全信任,侯君集身边定然也有圣上的人

李治又问道:那如何才能行此事呢

赵恭存笑道:殿下可还记得那武媚娘

李治闻言,面sè顿时一变,皱眉道:先生提那女人作甚。

赵恭存道:殿下那武媚娘没能入了这晋王府,于在下看来,倒是一件好事那武媚娘心机深沉,颇有智计,且其志不下男子,这全天下恐怕除了杜睿之外,没有人能完全驾驭此女,若是让她当真进了晋王府的话,恐非好事

李治皱眉道:先生难道还调查过此女

赵恭存笑道:殿下对这武媚娘有心,在下身为晋王傅,焉能不调查一番,殿下,且不说他,您来想想,若是一个和杜睿关系匪浅的女子入了太子东宫,且又得了太子殿下的宠信,那侯君集能不着急,铤而走险吗他一家的好处可以说是系在太子的身上,更应该说是系在太子长子李象的身上啊

李治闻言,微微点头,道:可杜睿的四个妹妹如今都已经嫁为人妇,他还到哪里去找一个~~~~~~~~~

李治说道一半,突然停住了,道:先生说的难道是武京娘

赵恭存道:正是此女,殿下试想一下,若是武京娘被召入太子东宫的话,太子殿下和杜睿就成了连襟,若是武京娘的了太子殿下的宠信,再生下一儿半女的话,以两人的关系,再加上和侯君集之间的嫌隙,侯君集为了保住外孙的储位,焉能不铤而走险,更何况,太子殿下和太子妃之间的关系似乎也不大和睦啊

李承乾和海棠之间不和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海棠时常干涉李承乾的事,还强逼着李承乾重用自己娘家的人,这让李承乾时常大卫不满,两个人的关系也不像开始的时候,那么和睦。

只是将武京娘送进太子东宫,李治却又心有不甘,他没能得到武媚娘,对武京娘却动了心思,如今赵恭存却又让他将武京娘也送人,这让李治如何使得。

赵恭存也看出了李治的心思,道:殿下yu图大事,何惜一女子,知道殿下能继承大统,难道身边还少了女人吗

李治心动了,咬了咬牙,道:好这事就依着先生,我明ri便去找韦贵妃,太子身为国之储君,身边只有太子妃一人,也确实不大合适,早就应该充实东宫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我真没想重生啊寒门崛起御道倾天透视医圣无双庶子九星霸体诀惊悚乐园史上最狂老祖帝霸万道龙皇
相邻阅读
空间之农妇悠闲生活香色满园之农妇要翻天极品娇农妇重回九零阴阳怪气的驱魔人修仙小神农娇妾娇妾(穿书)绝色魔妃反穿:傲世女星反穿之小倌的明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