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雅文

m.yawen.cc

第七十六章 这孩子叫狄仁杰(第二更)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大明宫,太子东宫之内。

李承乾看过了杜睿的书信,对杜睿所提到的几个人也顿时有了兴趣,他知道杜睿是很少夸奖一个人的,他和杜睿认识这么久,能得杜睿推崇的一个是他从前中山郡王府的长史范兴,还有一个就是如今统帅飞虎军的苏定方。

如今杜睿居然对这几个来长安参加会试的学子这般推崇,想来这几人也定然有过人之处,李承乾也冒出了想要见见这几人的念头。

想着,李承乾看向了杜平生,道:你家主人还说了什么

杜平生据实以告,道:我家主人不曾说过其他的,只是吩咐小人将这封信带给太子殿下只是说让殿下自己拿主意

李承乾闻言一笑,道:果然,承明这个人还是老样子

李承乾知道,杜睿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不想以他的想法来干扰李承乾的判断,他写了这封举荐信,已经尽了朋友之谊,要是再说的话,那可就有干扰科举公正的嫌疑了。

杜睿的想法就是,让薛养言等人尽管去考,若是考中了,那自然最好,若是考不中,李承乾用不用,全凭他自己拿主意,认为可用,就留在身边,依为臂助,若是觉得不可用,就随意处置。

李承乾想了想,又问道:你家主人现在如何

杜平生道:我家主人每ri都在府中开馆授课,闲暇时便到田间与百姓一同耕作。

李承乾闻言一惊,道:承明当真做起了农夫

杜睿在府中开馆收徒他是知道的,只是没想到杜睿居然还做起了农夫,和百姓一起在田间耕作,这种事要是被他人知道,那还了得。

杜平生见状,忙道:我家主人是想要在封邑内全面推行新式耕作法,少爷还说,这个叫~~~~~~~~对了身体力行

李承乾闻言,这才稍稍放心了些,他最担心的就是杜睿寒心之下,当真远离了朝堂,做个寄情山水的闲人,点点头道:这也好不知庄稼长势如何

杜平生一说起这个,就不禁满心的自豪,道:庄稼长势甚好,先前还有人怀疑过少爷,不过此时节也都闭上了嘴,小人就说过,我家少爷就没错过,说的话,都是有根据的

李承乾闻言,也是一阵笑:好了你且回去,告诉你家少爷,就说他的信,孤已经看了,他的意思,孤也明白了

杜平生从东宫出来,正要返回杜陵,可刚到定安门,就撞上了安康公主,杜平生知道安康公主可是他未来的主母,连忙行礼。

安康公主不耐烦的摆了摆手,道:好了好了本宫问你,杜睿让你来,可有书信带给本宫的

杜平生闻言,顿时一个头,两个大,当初安康公主于杜府也是常来常往的,杜平生深知安康公主的脾气,要是知道杜睿遣他来,居然连只言片语都没带给安康公主的话,肯定要发火,杜平生心里也在埋怨杜睿,这都被赶出长安了,满心还是国家大事,居然都顾不上儿女情长了,却让他来受累。

杜平生呐呐无言,道:公主殿下~~~~~~这个~~~~~~~~~

安康公主一看杜平生的样子,就知道了是怎么回事儿,顿时心里又是委屈,又是气,道:本宫就知道,那杜睿一到了杜陵,身边有那么多红颜知己,早就将本宫给忘却了。

杜平生闻言,连忙道:公主殿下,我家主人可不敢忘了公主,时时念叨着的,只是我家主人如今不但要开馆授课,还要和百姓一起到田间劳作,恐怕是一时忘了,也怪小人走得急,想来少爷是有给公主的书信的,却~~~~~却没来得及给小人

安康公主哼道:你不要给他说好话,他是个什么人,本宫最清楚,说说看,他最近都在做些什么,和我汝南姐姐关系如何

杜平生忙道:我家主人除了开馆授课,和指导百姓耕作,倒也没什么旁的事,和汝南公主倒还好,只是进来冷暖交替,汝南公主的身子不大好,小人来之前,汝南公主已经半月没出过栊翠庵了

安康公主一听汝南公主的身子不好,顿时有些急了,也忘了杜睿的薄情寡义,忙道:汝南姐姐如何了,可是病的厉害

杜平生道:汝南公主倒是无大碍,小人也曾听少爷提起过,说汝南公主自小身子就弱,需要慢慢调养个两三年,才能大好

安康公主闻言,这才稍稍放心,看看左右无人,悄悄的取出来一封信,交给了杜平生道:你将这封信给杜睿,告诉他,该怎么做,让他看着办

说完,安康公主一转身,带着贴身的内侍便离开了,杜平生呆立当场,好半天才反应过来,揣好书信,连夜便朝着杜陵赶去。

杜睿听了杜平生的回报,心中也是叫苦不迭,杜平生刚一走,他就想起来了,只是为时已晚,如今得罪了那个小魔星,等到她来杜陵的时候,还指不定要惹出什么事来。

打发杜平生出去,杜睿抽出了安康公主的信,字迹十分工整,一笔娟秀的飞白书写得格外喜人,说起来太宗的几个女儿当真了不得,各个都是书法大家,汝南公主别看xg子柔弱,温文尔雅,却极为擅长草书,一笔草书写得洒脱豪放,就是杜睿这个来自后世,jg通百家字体的书法大家,看了也赞叹不已。

信上无非就是隐晦的写着一些她如何如何想念杜睿,而后又对杜睿一直没给她写信,表示了一通严厉的谴责,最后叮嘱杜睿要注意身体,另外一定要照顾好她的汝南姐姐。

看过了安康公主的心,杜睿正想着去学堂看看,杜睿治学也不是一板一眼,除了正常的教授,讨论之外,更多的时候,他都是让学生们zi you辩论。

刚到外宅,就见杜仲迎面走了过来,杜睿一见,忙问道:仲叔何事这般急匆匆的

杜仲忙道:少爷门外来了当年先国公好友的后人

杜睿一愣,心中不禁有些诧异,自打重生以来,杜家的无论是亲族,还是好友,和杜睿都没什么来往,也就是杜楚客偶尔登门小坐而已,这哪来的亲朋。

是何人

杜仲道:是先国公当年在太原时的好友,狄孝绪,狄大人的后人,据说是要到夔州任职,路过杜陵,便携家眷前来拜访

杜睿闻言,一开始还不觉得怎样,狄孝绪他是认得的,任职朝中的尚书左丞,是长孙无忌的佐官,和杜睿没什么交往。

不过再仔细一想,杜睿不禁惊呆了,这个狄孝绪在历史上不如何出名,可是他的孙子,那可是大名鼎鼎的狄仁杰啊

想着,杜睿连忙朝着府门处跑去,杜仲见了,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忙在后面跟着。

大观园的府门外,狄孝绪的儿子狄知远正带着他的妻子薛氏,儿子,也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狄仁杰正在等候。

薛氏有些担心的问道:夫君那杜侯爷堂堂坐享万户,我们一家似这样冒冒然登门拜访,杜家郎君能见我们吗

狄知远也是心里打鼓,道:父亲和先莱国公乃是至交好友,虽然先莱国公仙去之后,不曾有过来往,但是想来,也不至于拒之门外吧

坐在车辕上的狄仁杰此时还不能理解父母的担心,他才七岁,心里也没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事,只是抬着头,看着府门上悬挂的匾额,心里却在勾勒着那些笔画。

正在此时,杜睿突然跑了出来,看到了府门前站着的狄知远夫妇,以及坐在车辕上的大唐神探狄仁杰,心中不禁大喜过望。头脑中也在回忆着前世看到的那些关于狄仁杰的记载。

狄仁杰,字怀英,唐代并州太原人,生于唐贞观五年,卒于武则天久视元年,死后葬于洛阳白马寺中,唐时杰出的政治家,武则天当政时期宰相。

狄仁杰先是通过明经科考试及第,出任汴州判佐,时工部尚书阎立本为河南道黜陟使,狄仁杰被吏诬告,阎立本受理讯问,他不仅弄清了事情的真相,而且发现狄仁杰是一个德才兼备的难得人物,谓之河曲之明珠,东南之遗宝,推荐狄仁杰作了并州都督府法曹。

此后狄仁杰又历官大理丞侍御史宁州豫州刺史,武则天即位,任地官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后为来俊臣诬害下狱,贬彭泽令,转魏州刺史,神功初复相,后入为内史,后又封为梁国公。在武则天当政时,以不畏权贵著称。

狄仁杰为官,正如老子所言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为了拯救无辜,敢于拂逆君主之意。

仪凤元年,武卫大将军权善才因误斫昭陵柏树,狄仁杰奏罪当免职。高宗令即诛之,狄仁杰又奏罪不当死。帝作sè道:善才斫陵上树,是使我不孝,必须杀之。左右瞩狄仁杰令出,狄仁杰却道:臣闻逆龙鳞,忤人主,自古以为难,臣愚以为不然。居桀纣时则难,尧舜时则易。臣今幸逢尧舜,不惧比干之诛。昔汉文时有盗高庙玉环,张释之廷诤,罪止弃市。魏文将徙其人,辛毗引裾而谏,亦见纳用。且明主可以理夺,忠臣不可以威惧。今陛下不纳臣言,瞑目之后,羞见释之辛毗于地下。陛下作法,悬之象魏,徒流死罪,俱有等差。岂有犯非极刑,即令赐死法既无常,则万姓何所措其手足陛下必yu变法,请从今ri为始。古人云:假使盗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之今陛下以昭陵一株柏杀一将军,千载之后,谓陛下为何主此臣所以不敢奉制杀善才,陷陛下于不道。帝意稍解,善才因而免死。

不久,狄仁杰被唐高宗任命为侍御史,负责审讯案件,纠劾百官。任职期间,狄仁杰恪守职责,对一些巧媚逢迎,恃宠怙权的权要进行了弹劾。

调露元年,司农卿韦弘机作宿羽高山上阳等宫,宽敞壮丽。狄仁杰上奏章弹劾韦弘机引导皇帝追求奢泰,韦弘机因此被免职。左司郎中王本立恃恩用事,朝廷畏之。狄仁杰毫不留情的揭露其为非作歹的罪行,请求交付法司审理。唐高宗想宽容包庇王本立,狄仁杰以身护法:国家虽乏英才,岂少本立辈陛下何惜罪人以亏王法。必yu曲赦本立,请弃臣于无人之境,为忠贞将来之戒王本立最终被定罪,朝廷肃然。

后来,狄仁杰官迁度支郎中,唐高宗准备巡幸汾阳宫,以狄仁杰为知顿使,先行布置中途食宿之所。并州长史李冲玄以道出妒女祠,征发数万人别开御道。狄仁杰说:天子之行,千乘万骑,风伯清尘,雨师洒道,何妒女之害耶俱令作罢,免除了并州数万人的劳役。唐高宗闻之赞叹说真大丈夫矣

狄仁杰为官,始终保持体恤百姓,不畏权势的本sè,始终是居庙堂之上,以民为忧,后人称之为唐室砥柱。

在武则天统治时期曾担任国家最高司法职务,判决积案疑案,纠正冤案错案假案,他任掌管刑法的大理丞,刚正廉明,执法不阿,兢兢业业,到任一年,判决了大量的积压案件,涉及1.7万人,其中没有一人再上诉伸冤,其处事公正可见一斑,一时名声大振,成为朝野推崇备至的断案如神摘jiān除恶的大.法官,更是华夏历史上以廉洁勤政著称的清官。

久视元年,狄仁杰病故,朝野凄恸,武则天这等狠厉的婆娘闻讯都为之涕下,称:地公之后,朝堂空也

狄仁杰死后,被追赠文昌右相,谥曰文惠。唐中宗复唐之后,又追赠司空。唐睿宗即位之后又封之为梁国公。

就杜睿前世看过的一些史料记载,狄仁杰的一生,可以说是宦海浮沉,作为一个封建统治阶级中杰出的政治家,狄仁杰每任一职,都心系民生,政绩卓著。在他身居宰相之位后,辅国安邦,对武则天弊政多所匡正,狄仁杰在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的武则天时代,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可谓推动唐朝走向繁荣的首要功臣。

后世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当中也曾对狄仁杰的一生做出了一个相对公正的总结,称他政绩显赫,刚正严明,录入卷中的主要功绩有:其一,劝说武则天立李显为太子,并为恢复李唐天下作出重要贡献。其二,为唐朝举荐了一批优秀人才,如张柬之桓彦范敬晖窦怀贞姚崇等。时人谓之: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狄仁杰回答说:荐贤为国,非为私人也。一时传为美谈。

在封建社会当中,一个司法官员的公正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个人的道德品质。

狄仁杰一次在赴任途中,登上太行山,远远望见一片白云孤飞,狄仁杰告诉同行的人说:我的亲人就在那片白云的下方。说完注视良久,直到白云飘去才又重新上路。

狄仁杰的同僚郑崇质将要被派往西北绝域持行公务,而他的母亲年迈多病,狄仁杰劝道:你怎么可以让年迈的母亲在万里之外为你担忧。

于是进见并州长史蔺仁基,请求代替郑崇质远行。蔺仁基被他们二人的友谊所感动,联想到自己与同僚李孝廉之间的种种不和,深感惭愧,主动与李孝廉和解。狄仁杰后来被酷吏来俊臣诬陷下狱,有人让他指证宰相杨执柔也是同谋以求免死,狄仁杰气愤地说:皇天后土在上,我狄仁杰怎么能做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情

说话间,用头撞向柱子,血流满面,吓得游说者连忙安慰他。从以上可知,至亲至孝的狄仁杰不仅是一个相当合格的司法官员,而且也堪称是封建社会的道德楷模。

杜睿两次返杜陵,慕名前来拜访者甚众,但是能得杜睿如此看重的,这还是首次,左近的相邻见了,也不禁暗暗心惊,都在盘算着这狄知远究竟是何人,竟然能劳动杜睿如此失态的出门迎接。

可是他们哪里知道,杜睿看重的可不是什么狄知远,而是那个正坐在车辕上,悠哉游哉看着匾额的狄仁杰。

杜睿站在门口,看了看狄仁杰,这才注意到正抬头看着他的狄知远,连忙下的台阶,拱手道:这位想来就是狄世兄了

狄知远不禁受宠若惊,忙道:正是在下,侯爷有理

杜睿笑道:尊兄的家严和先父是好友,如何这般客气,称呼小弟承明即可

说完又看向了他的目标,道:那位小友可是世兄的公子

狄知远忙道:正是犬子狄仁杰

杜睿心中不禁一阵欢呼,果然不错,那果然就是狄仁杰

狄知远忙招手,将狄仁杰唤了过来,道:杰儿快来拜见你的叔父

狄仁杰人小乖巧,躬身行了一个大礼:小侄狄仁杰,拜见叔父

杜睿见了,心中不禁一阵感叹,果然不愧是历史名人,小小年纪,就这般知礼,难怪ri后会有那么大的成就,想着杜睿心中又有了一个盘算。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我真没想重生啊寒门崛起御道倾天透视医圣无双庶子九星霸体诀惊悚乐园史上最狂老祖帝霸万道龙皇
相邻阅读
空间之农妇悠闲生活香色满园之农妇要翻天极品娇农妇重回九零阴阳怪气的驱魔人修仙小神农娇妾娇妾(穿书)绝色魔妃反穿:傲世女星反穿之小倌的明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