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雅文

m.yawen.cc

第四十二章 父与子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大明宫,麟德殿内。

马宣良推开虚掩着的门,透过昏暗的灯光,看到太宗失神的端坐在龙椅之上,犹豫了一阵,还是走了进去,没等他说话,太宗便先开口了。

苏定方将那个逆子带回来了人在哪里

马宣良闻言顿时一阵头大,咬了咬牙,道:回禀圣上,苏将军已经将魏王带来了,正在殿外候旨,太原的乱局也已经平定,谋逆的太原太守冯俊伏诛,家人也被苏将军擒拿进京。

太宗无力的点了点头,道:冯俊谋逆,罪在不赦,一死已然是便宜了他,其家人一律叛斩刑,余下的~~~~~~余下的就不要牵连了

其实按照太宗的本意,恨不得能把冯俊的九族都诛杀干净,他始终都认为要是没有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李泰也不会落到这步田地,但是最后他还是心软了,如今变法正处在关键的时候,他也不想株连太广。

马宣良应了一声,抬头看了太宗一眼,硬着头皮道:圣上不知魏王~~~~~~~

哎将那个孽子带进来吧太宗长叹一声,无力的挥了挥手,声音中充满着疲惫之sè。

遵旨马宣良不敢怠慢,赶紧应道。

备一桌酒菜来。太宗又轻轻的对王德说道。

老奴遵旨。

半响之后,就见一桌酒食搬了上来,再等了片刻,就见两个卫士押着李泰缓缓而来。这一路上,这位大唐亲王倒是没有受到什么委屈,但此时原本肥胖圆润的脸上,也有了一些风霜之sè,李泰酷似其母长孙皇后,面容清秀,看上去倒是像一个文弱书生一眼,根本就看不出,这位文弱书生在太原闹出了如此大的事情来。

来了,坐下吧太宗扫了李泰一眼,正要说什么,突然麟德殿的大门再被人推开,太宗一皱眉正要呵骂,却看到进来的人是李承乾,苦涩的一笑,说道,承乾你也过来,一起坐吧朕已经很久没有和你们在一起聚一聚了。今ri天气不错,青雀远道而来,朕就设宴款待一番,承乾,你也来作陪。

儿臣领旨。李承乾一愣,闻言赶紧说道,又见李泰没有半点儿反应,赶紧上前,轻轻的推了推。

哼你不是要杀我吗也不必用这一套,杀我就是了。还有你,李承乾,你也不要惺惺作态了,你不是也恨不得我早死吗李泰却并不领情,冷哼哼的说道,双目中充斥着愤怒,还有一丝不屑,当然还有一丝惶恐。

朕已经下旨,把欣儿接到宫里了太宗右手捏成了拳头,轻轻的击在桌子上,面sè一紧,但是很快又恢复了笑容,好像是没有听见李泰挑衅的话一样,笑呵呵的说道,朕会亲自抚养他,不会让他走上你这条路

用不着你假惺惺的。李泰冷笑着,他现在什么都豁出去了,他知道这次犯下的大罪,太宗不可能原谅他,如果刚一进来的话,太宗对他呵骂一通,或许还有活路,但是如今这副状况,简直就好像交代身后事一样,李泰也就什么都不顾及了,冷笑道,我既然做了这些事情,就应该考虑到后果,我的儿子也不用你去养,让他跟着我走就是了,反正我的一身jg血都是你给的,这个时候连本带利的还给你就是了。

青雀不要说了。一边的李承乾赶紧劝说道。

你也不用假惺惺的。李泰冷笑道,李承乾,你扪心自问,你哪点能比得上我,就因为你早生了几年,在秦王府的时候,你是世子,然后又是太子,李承乾你自己说说看,你除了年纪比我大些,那一点能比得上我,论才学,论机智,论谋略,你样样都差我许多,为什么你就能做太子,我却只能做一个闲散的宗室,我不服,我就是不服,我就是要和你争,和你争到底,还有,你觉得自己坐在那个位置上舒服吗你根本无治国之能

他没有,难道你有太宗面sè一动,脸sè一红,额头一根青筋蹦出,强压着怒气,朝李泰望了一眼,说道,你这样做,难道就没有想到你的母亲吗

我的母亲我的母亲恐怕更是不想见到我这样的儿子吧李泰冷冷的扫了太宗一眼,说道,你们的眼里都只有李承乾,何曾想到过我,你们将李承乾立为太子,却将我贬到了太原,你们想过我的感受吗

所以你就勾结异族,企图造反对付你的父亲太宗冷哼哼的说道,双目圆睁,shè出一丝愤怒的眼神来。

不错。可惜的是,你发现的太早了,若是再迟一点儿派人过来,我就能横扫整个陇西,然后兵进长安了。李泰大声的说道,就是你,你毁了我的梦想,毁了我的王图霸业。

你的王图霸业你还以为朕真的不会杀你吗太宗面sè冰冷,望着李泰说道,他这个儿子已经不是当年的李泰了,已经变的让他不认识了。

杀我你杀的人还少吗李泰讥讽的望着太宗说道,你的亲兄弟都被你杀了,你的侄子也被你下令斩杀干净,就连祖父都被你给逼死了,你还有什么人没有杀。

李泰的话就像一根根刺扎进了太宗的心里,弑兄杀弟逼父永远都是他心里最大的愧疚,如今却被自己的儿子给火上浇油,让他如何不痛心。

青雀,不要再说了。一边的李承乾怒喝了一声,这个弟弟在他看来已经疯了,再也不是当年的弟弟了。连最起码的孝道都没有,说出来的话每个字都是重若千斤,让人承受不住,让人胆战心惊。

李承乾这个时候,非常后悔出现在这里,早知道这个家伙会说出这些话来,打死他也不会留在这里的,早就逃之夭夭,这些话岂是他应该听到的。

是啊朕杀了不少人,但是朕从来不会是主动杀人。太宗双目中露出落魄之sè,尽管当初他发动玄武门之变都是被他的大哥弟弟逼的,但是历史上不会书写这一切的,他们只知道自己杀兄杀弟逼父,尽管开创了千秋伟业,但是却是一个残暴的皇帝。

父皇李承乾闻言脸上顿时露出一丝担心来,轻轻的走上前,就准备安慰一下自己的父亲。

不必了。太宗苦笑道,朕什么大风大浪没有经历过,岂会被这些言语所击倒,朕既然做了,就会考虑这些,就不会怕后世史书如何书写这件事情,朕做的这一切问心无愧,李泰,你认为你做的一切能当得起问心无愧这四个字吗你若是担当的起这四个字,朕可以饶了你的xg命。若是担当不起,你就去见你的祖父去吧看看他会不会原谅你做得一切,还有我杀的那些人,你去问问他们,他们是不是该死。

父皇李泰闻言面sè一变,他知道太宗已经下定决心,要将李泰给处死了,当下吓的面sè苍白,一下子拜倒在地,说道,父皇,青雀不过是犯了癔症了,对,是犯了癔症了,才会有如此反应,父皇,还是饶了他吧他毕竟是您的儿子啊

承乾,做错了事情,就要承担后果。太宗摆了摆手,说道,更何况,就凭借他在勾结薛延陀这一件事,都足以杀一百次了,这些都是国法难容的。

太宗嘴唇颤抖,站起身来,朝李泰望了一眼,双目中闪烁着一丝痛苦之sè,那毕竟是他的亲生儿子啊虎毒不食子,他又如何忍心。

这就是皇帝,更是一个父亲,哪个父亲愿意杀自己的亲生儿子的,但是眼前的这个儿子犯的事情太过骇人了。以前还能保其一命,但是他却勾结异族,这是太宗最不能容忍的,他披霜露,斩荆棘,忍常人所不能忍,才扫荡了草原,剿灭了边患,如今李泰居然勾结异族,图谋大唐的江山,有这一个罪过,就足以让李泰去死了。

你放心,你的儿子朕会认真抚养的。太宗缓缓的朝偏殿走去,摆了摆手,说道,对外面,朕只会说,你是暴病身亡。免的你的母亲听到了会伤心的。以后,史书上朕也会让人这么记载的。我李家的子孙是不能勾结异族的。王德,送~~~~~送魏王上路吧

太宗轻轻的摆了摆手,脚下却是一个踉跄,差点儿跌倒在地,那一边的李承乾眼疾手快,赶紧上前将太宗扶住,抬起头来,却发现太宗嘴唇颤抖,满脸的悲sè。正待说话的时候,自己却被太宗推开了。

承乾你什么都不要说了朕不想听

李承乾闻言,快步上前,拜倒在太宗的面前,悲声道:父皇不能啊不能啊青雀就是犯了天大的罪过,但是看在他是您儿子的份上,看在母后的份上,还请您饶他一命

太宗闻言,怒气冲冲的照着李承乾的肩膀就是一脚,喝道:你当朕不想饶他一命,可是你问问当年为了北伐大业战死沙场的将士们,他们答不答应,他们拼着一死,将草原收归我大唐所有,但是那个逆子居然为了一己之私,要将将士们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让给异族,是可忍孰不可忍

李承乾也顾不得肩膀的疼痛,扑上前抱住了太宗的腿,泣道:父皇儿臣知道青雀这次犯下的错十恶不赦,但是父皇,还请您想想母后,她嫁给您十几年了,就留下我们兄弟姐妹这些骨血,母后又大病初愈,难道您就看着母后伤心吗此前青雀犯错,母后已经伤心过一次了,难道还要让母后更伤心吗

听李承乾提起长孙皇后,太宗心里最柔软的地方被触及到了,方才他只想着对外宣布李泰暴病而亡,来慰藉长孙皇后,可是他忘记了,长孙皇后的聪慧怎能想象不到事情的真相。

这个时候王德进来了,身后跟着的三个太监缓缓上前,每个人都托着一个盘子,盘子上分别放着一个jg巧的瓷瓶三丈白绫和一柄匕首,都是用来赐死之物。

魏王殿下,请上路吧

放肆李承乾怒喝一声,扑上前去,将王德推开,又将那三个盘子摔在了地上,指着王德怒道,你这狗奴才,谁要你来多事,滚滚

王德一惊,为难的看向了太宗,见太宗没说话,赶紧带人出去了。

李承乾又跪倒在太宗的面前,以头抢地,哀求道:父皇开恩啊父皇开恩啊

没几下,额头便鲜血淋漓,太宗看着不免一阵心疼,正要说话,李泰突然像发疯了一样,大声道:李承乾我不要你假惺惺的,胜者王侯败者贼,我的王图霸业都没有了,还或者做什么不就是死吗我不怕更不要你替我求情。

太宗指着李泰,怒道:承乾你自己看看,你纵然是为他做了什么,可是这个畜生他知恩吗

李承乾抬头看着太宗,双眼含泪,道:儿臣不要他知恩,儿臣只知道他是儿臣的亲弟弟,父皇要他死,儿臣不能眼睁睁的看着。

如果说此前李承乾还是因为杜睿的话,才来给李泰请求的话,刚才太宗下旨赐死李泰的时候,李承乾的心里那份兄弟之情顿时涌了上来,此刻再来给李泰求情,那当真是真情实感了。

太宗强忍着泪水,抬头看着屋顶,长叹一声道:承乾,朕念着你这份兄弟之情,便饶他一命,传旨

在殿外守候的王德连滚带爬的进了大殿:老奴在

太宗道:将魏王李泰贬为庶人,送于宗正府囚禁,在赦不赦

在赦不赦,也就是说即便是太宗大赦天下,李泰也不在此列,不过总归保住了一条命。

李泰此刻也不像刚才一样肆意叫嚣了,低着头,面如土sè的被几个太监押了下去,他接下来的一生都将要在高墙之内度过了。

等到所有人都出去了,太宗长叹了一声,对李承乾道:承乾你今ri来,是杜睿的主意吧

李承乾一惊,低头道:便是没有杜承明的话,儿臣也要来,儿臣知道,若是青雀当真死了,最伤心的便是父皇了。

太宗闻言,心中微微一暖,看着李承乾额头上的伤势,不免心疼,道:好了你回去吧这件事先不要让你的母后知道,至于欣儿,朕会对你母后说,是朕想念孙子了

李承乾应了一声,退出了麟德殿,太宗的一双虎目变得越来越冷:好个世家,好个世家当真如你们所说的那样,天下没有千年的王朝,只有千年的世家,只要稍不如意,便肆意妄为,朕今ri便要除了你们,看看你们这些世家还如何千年不倒还有薛延陀,这些可恶的异族人,朕的忍耐也是有限度的

此时在大明宫外,杜睿的书房内,杜睿正在接待一位许久不见的客人一一苏定方。

自从杜睿当年被太宗贬黜到杜陵之后,他们便没在见过面,此次杜睿回长安,苏定方也是军务缠身,没时间过来探望。

苏将军大功得立倒是要恭喜了

苏定方面露苦笑,道:杜大人说得哪里话,这份功劳,要是可以的话,在下宁愿不要,那总归是位亲王,说不得什么时候就要再得势,到时候还能有在下的好在下此次前来,就是想要讨个主意,魏王究竟~~~~~~~~

杜睿笑道:这一点苏将军尽管放心,魏王想要复起,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了,他这次犯下的错可是勾结异族,图谋大唐江山的重罪,纵然免死,恐怕也难逃高墙被围之苦,圣上是绝对不会原谅他了

听杜睿这么说,苏定方的心中大定,接着又询问起了关于军制改革的事情,身为军人,他最关心的还是这个。

杜睿也不藏私,反正这些将来都是要推行天下的,便详细的给苏定方解释了一番,苏定方有不明白的地方,他也是详加解释。

如此说来,军制改革之后,我大唐军将的战斗力果然能成倍提升

杜睿道:不是提升,而是维持,维持在现有的水平,至于改革的意义,还是为了能让百姓的负担减小,苏将军久在军中,想来也知道兵役对百姓的苦处,这次改革为的就是能让那些久戍不归的将士能脱离苦海罢了

苏定方笑道:军营如何就是苦海了杜大人此言大缪

杜睿笑道:为国戍边是义务,但久戍不归,可就成了苦事,说是苦海,也不为过

苏定方一愣,想到原先在外戍边之时,在军营之中见到的那些老卒,心中也不免凄然。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我真没想重生啊寒门崛起御道倾天透视医圣无双庶子九星霸体诀惊悚乐园史上最狂老祖帝霸万道龙皇
相邻阅读
空间之农妇悠闲生活香色满园之农妇要翻天极品娇农妇重回九零阴阳怪气的驱魔人修仙小神农娇妾娇妾(穿书)绝色魔妃反穿:傲世女星反穿之小倌的明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