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雅文

m.yawen.cc

第五十八章 蓝华许职,入高陵治政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三人一脸疑惑蓝华,一个无名少年,贾诩何故如此失态,令他三人百思不得解,蓝华也知自己失态,笑道:“我闻你父守雁门关,数十载不失,当是了得,其子必也有不凡之处。”

蓝华不知郭淮父亲,姓甚名谁,只略知有一人姓郭,守雁门关。

三人点头,心中了然,郭准见贾诩(蓝华)知其父之能,心中也是欢喜,讲道:“我常随我父左右,耳闻目染,习得守城,治军之法。”

蓝华坐下,讲道:“伯济,我等座下聊话!”

郭准坐定,等待蓝华发话相考,蓝华思考几息,讲道:“伯济,我知你善领军守城,治军攻杀,我也无兵可许,我封你个军曹或功曹如何?”

蓝华所许官职皆为副手,并非百石正职,三人少年并不经验,当先历练长得经验,再着情安排其职。

郭准道:“世叔无需考较一番?”

蓝华道:“人名树影,即然你善于军事,此职倒也合适!”

郭准道:“我无此经验,此位我如何担得?”

蓝华道:“无妨,去到高陵治政,叫你与原来功曹或军曹习得一二载,便有经验,我也可慢慢指教于你!”

郭准道:“多谢世叔!”

蓝华道:“我等饮酒!”

三人端碗饮上一口,放碗上桌,继续聊话,蓝华看向左二之人,左二之人站起讲道:“我乃钟华,字康启,年方十六,钟元常乃我二叔。”

蓝华道:“甚好,无休多礼,你且座下,有话相问!”

钟华座定,蓝华又道:“你有何长?”

钟华道:“我善记事,理政务,常帮二叔整理折子,有一目十行之能。”

蓝华叫道:“好!”

钟华知蓝华高兴,心中也是欢喜,只待蓝华许以职位。

蓝华道:“康启,你做个户曹如何?”

钟华回道:“尚可!”

蓝华道:“现在才人缺口甚大,我等去得高陵后,怕也只能求救本地士家,大族,我一人精力有限,只掌全局,若是无法寻得善人管理,怕你等也要辛苦一番,身监数职可否?”

几人同声道:“无妨!”

冯翊治下十三县,人口待查,管理此地若无百人,怕也不易,若是皆为好手,也得十几人,现在治政几乎停滞,怕是也多为无能之辈,若是治好一郡,怕也非容易,只能先搭起框架,边做边看,慢慢寻找人才共图大事。

蓝华又道:“你等若是无事,便先回家中准备,后日一早,你等与我一同出发。”

几人起身,行礼告别,时间尚多,到了高陵之后,再作议事,蓝华也有些头昏倦意,聊话也过一个时辰,蓝华还需午休。

蓝华叫家丁入来,收拾一番,自己起身回屋午睡。

三日后,蓝华领军往高陵去,五日便达,高陵令许帽,县尉李刚城外迎接,不到三丈蓝华伸手止军下马,带杨修,郭准,钟华,胡车儿四人快步向前,许帽,李刚迎上。

许帽,李刚不及一丈便停,许帽大礼行拜,“高陵城县令许帽见过左冯翊。”

蓝华走近,托起许帽,讲道:“无需多礼!”

李刚抱拳行礼,“县尉李刚见过左冯翊。”

蓝华还礼,“客气!”

李刚三日前接蓝华书信,知今日来左冯翊今日到来,便带县尉及数十名差役出城相迎。”

许帽道:“我等入城再说,我已在府衙摆接风宴召待诸位!”

蓝华道:“有劳前方带路!”

高陵城算是大城,三辅治所之一,墙高二丈,五公里见方(墙高6米,面积0平方公里左右),后匈奴,鲜卑入侵城毁墙烂,后魏将冯翊治所改为临晋。

蓝华与许帽并肩往城里去,蓝华问道;“卫道,城中可有营地,安置五百兵士。”

许帽表字卫道,古时皆称表字,以示尊敬,若无表字也只能直呼其名,胡车儿便没有表字,蓝华在少人场合只叫车儿,在外面场合便称胡车儿。

许帽道:“城中尚有一营地,可置千人左右!”

许帽看向李刚叫道:“李文则,你带左冯翊兵士去城中安扎!”

李刚应道:“遵命。”

李刚讲完便领着胡车儿和众兵士往城中先行,蓝华几人和许帽边走边聊,往城中府衙去,蓝华又问,“卫道,前日我运送过来之粮草可曾入库?”

许帽回道:“已入库中!”

蓝华又问,“你与我讲讲冯翊之地情况!”

许帽整理思绪,几息功夫之后,便开始讲话:“冯翊十三县,暂由小人代管,户数三万有余,人口尚有十万有余!”

蓝华问道:“如此少人?我来之前人口计数三十万有余!”

许帽答:“战乱四起,十室九空,十万百姓也算不错!”

蓝华叹了口气,“也罢,你继续讲!”

许帽道:“良田一万八千亩,水田三千亩,次田五万三千亩,均产三百斤,十五税一可收三万斛(三万石,一石10斤)左右。”

(斛同石,后面皆用石表示,以便理解。)

蓝华问道:“现仓中有谷几何?”

许帽道:“不过三千石!”

蓝华问道:“为何如此少?”

许帽道:“每县皆要维持运转,小县千石足以,大县尚需万石,勉强维持!”

蓝华皱眉着:“怎么如此少田,往年如此吗?”

许帽道:“乱前冯翊人口三十万,良田万顷(一顷等于50亩),尚有数万石余粮,供一半给朝廷也还余万石。”

蓝华道:“若是大旱又该如何?”

许帽叹气,“这两载倒无旱灾,若像灵帝在朝之时大旱二年,怕是人相食!”

蓝华沉默不语,又过片刻,蓝华道:“大族,士家良田几何?”

许帽道:“冯翊大族三十余家,士家二十多家,良田五千顷有余。”

蓝华道:“可有向我等纳粮?”

许帽道:“未曾!”

蓝华点头,心中了然,开始计算,养一万精兵足供,年需数万石谷物,钱千万株,尚不计肉食,衣物,棉被,死伤等等。

北方谷物一年一熟,产量也低,不像后世,一年两熟,亩产千斤,后世皆以工,商业为主,开放之前,农民也只是尚且饱肚,何况千年之前,怕是自己也是有心无力。

一有灾年怕就会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士家,大族越发有财,农民则无食也,要么饿死,要么揭杆寻活,推翻朝廷,历史轮回便是如此。

许帽见左冯翊想事,也不打扰,前面带路,杨修,钟华,郭准跟在蓝华身后,当是见识,只听不讲,眼睛在城中到处乱看,当是新鲜。

蓝华正在思索,先招流民二十余万,垦荒屯田,再发展手工,商业等等,此用治政精要之法,若是顺利,怕是不用三载便有万余精兵,百姓富足。

蓝华抬头看着许帽,问道:“卫道,我等广招流民垦荒屯田,你看如何?”

许帽思索片刻回道:“我等无粮相济,招来怕是乱起,治安不好维持,大族,士家怕也殊多意见。”

蓝华又道:“我当去拜会一番,道明力害,或许可行。”

许帽道:“若是左冯翊觉得此事可行,我无意见!”

蓝华道:“卫道有劳,尚需你引荐一番,今晚你去支会他等一番,明日巳时一刻叫大家族长前来府衙议事,你看如何?”

许帽皱眉,他知蓝华要对大族,士家下手,借钱,借粮,如此做事,怕是自绝后路。

蓝华想的和许帽相反,民为根本,只需渡过眼前之困,三载便可,此地便是一番盛景,不出十年,必会有兵可出,不过前提是不遇灾年。

许帽答道:“我自当尽力,来与不来,我也无法!”

蓝华道:“有劳!”

几人已至府衙,古时府衙乃一大院,数千平方,府前一牌坊石架,上有一匾,上题三字冯翊府,旁边四人兵差站守。

高陵城治所也在其内,院中有房数十间,分别置户曹,法曹,仓曹,兵曹,尉曹,督邮,金曹,计曹,待曹,集曹,辞曹,议曹.......等等办事场所。

设宴之所在一议事厅中,五丈见方,最多可容百人坐议,厅中有八人治吏,见许帽领四人入来,便起身相迎。

蓝华打量一番,有六人年龄三十岁有余,剩余二人五十岁上下,三人着颜色麻袍,五人着棉袍,汉时为吏皆士家读书人,家族颇有产业,上官由朝廷指派,主薄,从事,曹吏大多由地方举荐充当。

几人走近不足五尺便行大礼,“见过左冯翊!”

蓝华道:“以后需仰仗诸位,我等坐席饮酒议事!”

上首一桌尚是空着,许帽将蓝华引入上座,几人治吏纷纷找位座下,厅中又有服待佣人两人,候着等叫。

蓝华坐首,许帽侧右,上首之位乃置一尺高石台之上,石台一丈方尺寸,置有三桌,蓝华望向许帽,“卫道,你叫待佣(服待佣人)加桌二张,我几位小友皆与我台上同座。”

许帽叫道:“与我在台上加桌二张!”

待佣得令,搬二张木桌,二张草团放在石台之上,左右各再放一张,倒也不挤,(汉时文人谈话,饮酒,议事,一草团盘座,前面放一小桌,方形四角,高1尺(0cm),长尺(60cm),宽尺(40cm),非常精致。

佣人摆好,又每桌置三碗,一碗装酒,一碗装肉,一碗装饼,(肉大部分为肉干,猪肉为最佳,驴肉为次,饼也分玉米饼和面饼两种)

郭准,杨修座蓝华左侧二桌,钟华坐许帽下手一桌,众人皆坐好后,许帽将酒碗端起,敬道:“我等敬左冯翊一碗,当为其接风!”

蓝华举碗回礼,“众人同饮!”

蓝华端碗一饮而尽,众治吏也不矫情,一饮而尽。

放碗上桌,声音彼起,蓝华又倒一碗,端碗回敬,“此碗酒,我敬诸位,我初来高陵城治政,以后需多仰仗诸位助我。”

众治吏,端碗平肩,蓝华一饮而尽,众人也满饮一满,几息之后,一老吏咳嗽,蓝华望了过去,讲道:“可否是饮得太急?”(未完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九星霸体诀万道龙皇我真没想重生啊史上最狂老祖惊悚乐园御道倾天寒门崛起无双庶子透视医圣帝霸
相邻阅读
我可怕的同性婚姻恭喜你获得惊悚男友美利坚大魔王异界之三国群英传大宇宙直播之三国群英传真·三国群英传主持节目:开局逼疯千万老外高分电影人生重生之宠妃从漫威开始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