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雅文

m.yawen.cc

121、我的人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下雪了!”

街上行人纷纷望天, 有细小的雪粒缓缓飘落。

李玺坐在车里看不到,便假装望天,实际看的是魏禹。

雪粒融入狐毛领中,眨眼间不见踪影。也有的落在他眉毛上, 化成水珠, 颤颤悠悠地挂着。

也就是魏少卿了, 五官英挺俊朗,双眸沉稳有神, 即使挂着水珠也不显丝毫阴柔,反倒多了几分禁欲气质。

李玺看得有点呆。

倘若不认识, 倘若只是在街上遇见,就是这么惊鸿一瞥, 就足以令他心动了。

而如今, 心跳得也有点快。

像是……第二次心动。

小虫脑袋还没做出指示, 手里的伞已经递出去了。

“遮、遮一遮。”

不是遮雪,而是遮人。

舍不得让别人看见。

魏禹接过伞,垂眸一笑,水珠顺着睫毛滑下去, 砸到了李玺的心尖上。

有点凉。

李玺猛地清醒过来,凶巴巴地补救, “谁叫你接了?这伞破了,我是想扔掉的!”

魏禹好脾气地说:“既是要扔掉, 不如舍给我吧!”

李玺别开脸, 叽叽咕咕找场子:“捡破烂的小狗。”

魏禹看着他肉肉的小下巴, 浅笑道:“我也捡宝贝。”

李玺嗖的一下把车帘拉下来。

只拉了一半。

露着的那一半刚好弯成一个半月形,可以看到他的半边身子,也框出了魏少卿撑着伞的身影。

李玺翻出兔皮小帽, 扣在头上,还得意地晃了晃。

我妹妹做的!

也不知道蛛蛛是怎么想的,竟在帽顶留出一个洞,刚好可以让李玺的金冠露出来,乍一看,就像长在帽子上似的。

金冠两边还有一对灰兔耳朵,李玺脑袋卜楞卜楞地动着,小兔耳朵就一晃一晃,俏皮极了。

换成旁人,这么奇怪的帽子是定然不会戴的,李玺反倒显摆似的,故意晃来晃去,让小兔耳朵动啊动。

魏禹抿着笑,稍稍落后半步,贪婪地瞧着。怎么都看不够。

蜗蜗摇晃着牛角,银铃叮叮当当地响着。

两个人隔着半扇窗,一个戴着兔皮小帽,吃着牛肉干,笑嘻嘻地坐在车里;一个撑着伞,披着银纹披风,从容地伴在车侧。

还有一只毛绒绒、胖嘟嘟的熊狮犬跑前跑后,威武地开着路。

这景象,足以入画。

《长安小报》的主笔刚好瞧见了,当即掏出木板和炭条,兴奋地画下来,急匆匆赶回书局。

进了门就激动地吆喝:“快快快,多来几个人,现在就抄!”

抄录的师傅年纪不小了,眯着眼一瞅,不满道:“不就是两个男人一条狗吗?也值得你这般模样?”

“这可不是普通的男人和狗,您老就赶紧画吧,画完我叫人先往茶楼酒肆送一波,雕版那头也准备着,必能大卖!”

老师傅虽不解,却也相信他的眼光,笔尖运力,飞快地画起来。

匠人就是匠人,虽木板上只有草草几笔,他愣是根据主笔的描述把街上的情形画成一幅写实的工笔画,就连李玺和魏禹的五官都有八分像。

最牛的是,那分神韵。

李玺翘着嘴角臭显摆的劲儿,魏禹垂眸浅笑的宠溺,画活了。

雕版还没刻出来,样图就先上了架。一个小娘子瞧见了,顿时就有成百上千个小娘子知道了,一时间,无数小娘子涌入书局,预订下期的小报。

还得特意强调一句:是有小福王和魏少卿的那期。

生怕订不到,钱一串串扔出去,就算小二哥再三强调不收钱都没用。

一时间,书局门前熙熙攘攘,皆是丽人。

墨香掺着衣香,也算长安胜景。

青牛车将将走到承天门。

一个穿着紫色官袍的身影,策马而来,在承天门前下马止步。立即有金吾卫迎上去,恭恭敬敬地叫着“郑寺卿”。

魏禹回头,难掩喜色,“老师回来了?”

——大理寺卿郑权,既是他的上锋,也是他早年间在郑氏族学时的授业恩师。

郑权先是向李玺见了礼,方才看向魏禹:“在路上时就听说你办了个‘百工学堂’,坊间百姓多有称道,不错。”

“多谢老师。”魏禹收起伞,稳重地执了执手,“是圣人的意思,学生只是奉命执行罢了。”

郑权笑呵呵地摆摆手,“不必自谦。我要进宫述职,稍后有空闲,正好听你说说近来寺中之事。”

李玺清了清嗓子,扬声道:“无花果呀,你昨儿个说哪家馆子好吃来着?”

“阿郎是不是记混了,不是我说的,是魏少卿说的——光宅坊新开的风雅居,不光酒菜好吃,景致也是一绝。”

无花果瞧着魏禹,笑问:“今日刚好下雪了,正好坐在亭中,观着雪,吃着饭,恰恰应了‘风雅’二字。”

“问旁人做什么,咱们自己去,照样风雅。”李玺嘴上这样说,身子却没动。

郑权呵呵一笑,看向魏禹。

等着他做选择。

魏禹执手,道:“学生与小王爷有约在先,晚些时候再去拜会老师。”

郑权点点头,由金吾卫引着进了宫门。

李玺嘴角翘得高高的,小尖棍一敲,银铃叮铃铃一阵响,青牛车欢快地跑起来。

风雅居,挂着酒楼的匾额,看上去更像个风景如画的园子。

园中散落着大大小小的亭子,烧上火盆,围着毛毡,便是个别致的小暖阁。食客们可以坐在阁中,边赏景边用餐。

雪渐渐大了,从沙沙的小雪粒变成了大片大片的雪花。毛绒绒的雪片晃晃悠悠地往花花草草上一趴,就懒得动了。

就像现在的小福王。

他和魏禹一人占了一个亭子,中间隔着一片菊花丛,鹅黄嫩紫的菊花大朵大朵地开着,即便落了雪也不见丝毫蔫态,别有一番傲气风骨。

也像现在的小福王。

不过呢,他自己觉得自己是傲气,在旁人看来就是傲娇了。

“阿郎,您说您是何必呢,掀着毡子,燃着六个火盆,这风呼呼的,到底是图冷还是图热?”

无花果明目张胆替魏禹说好话:“您要真想看魏少卿,干脆往旁边挪挪,坐一块不就好了。”

“你哪只眼睛看到我想看他了?”

“我四只眼睛都看到了。”无花果嘿嘿一笑,“包括脚上的鸡眼。”

李玺一脚踢开他。

无花果笑嘻嘻地拉着熊熊子找桌子吃饭去了,不在这儿碍人家的眼。

两个人桌上的菜一模一样,就连餐具都是一对,硬是被李玺分成了两桌。

李玺夹了一口鲫鱼片,魏禹也夹了一口鲫鱼片;李玺吃了一口孜然羊肉,魏禹也吃了一口孜然羊肉。

李玺坏心眼上来了,夹了好大一口蒜香茄子。魏禹同样夹了一筷子,迟疑片刻,还是吃了下去。

李玺差点笑呛了。

魏禹大步走过来,给他顺顺背,又拿帕子擦去嘴边的油渍。

李玺一个劲儿躲,“回去,回你的地盘,不许越界。”

跑堂刚好过来传新菜,可惊奇了。

这是隔着菊花丛扮演牛郎织女呢?

富贵人可真会玩!

恰逢太学学子在此举办诗会,听说魏禹也在,众人特意过来拜会。

在此之前,魏禹在学子中并没有太受追捧,一来他性情务实,只会做事,从不笼络人心;二来他任职于大理寺,办案果断,手段不那么温和,学子们对他怎么都亲近不起来。

经过百工学堂一事,众人的想法变了。

就像国子祭酒在文章里说的:“百工学堂,招平民,兴教化,人人得以读书,贱籍亦可向学,这是百年难遇的大作为、大创举……若能在全长安、全大业普及,大业,兴矣。”

正如李玺计划的那般,学子们把这份功劳归到了魏禹头上。

尤其是那些出身庶族或寒门、最懂得求学之难的学子,俨然把魏禹当成了文人中的英雄,士族中的清流。

看着魏禹被一群学子围在中间,李玺骄傲得吃了满满一碗肉丸子。

牛叉叉的魏少卿。

我的!

李玺踩着宵禁鼓回的长乐宫,先去见了太后,然后回到自己的住处泡热水澡。

魏禹照例把他送回去,却不被允许进寝殿。

李玺刚洗完澡,浑身热乎乎、光溜溜的,蒙着被子窝在床上,悄悄问:“还在外面吗?”

“阿郎说的是谁?小胡椒吗?还是小炉子?哦哦,还有二灯和三喜,吃了您带回来的芙蓉糕,都要给您磕头呢!”

李玺呵呵一笑:“无花果呀,没记错的话,你还没净身吧?这后宫除了圣人和我,似乎不许没净身的男人进来吧?你说,我要不要去跟姜公公说一声,给你一刀来个干净?”

无花果腿一软,“阿阿阿、阿郎,那什么,魏少卿确实在外面,前后约摸半个时辰,一共踱了十三步,扭头二十回,眨眼百余次,您还想知道什么,我现在去看!”

“乖。”李玺伸出一条小白胳膊,拍拍他的头,“雪还在下吗?他可穿着披风?”

“下着呢,披风倒是穿着,只是廊下有风,雪落了一肩头。”无花果小小地夸张了一下,“我方才瞧了眼,鼻头都冻红了。”

“该。”

李玺哼了声,嘴上可凶了,心却软成一团,“让他走,就说祖母叫他。”

无花果颠颠地去了。

李玺支着耳朵,听着外面的动静。

没一会儿,无花果就回来了,“魏少卿听了阿郎的话,走了。”

“是不是红着眼圈?有没有哭着喊着求我见他一面?”

无花果嘴角一抽,“有、有吧……”

“有吧?”李玺挑眉。

“有,绝对有,眼圈红了,还哭了,可伤心了。”

李玺一点都不心疼,“伤心就对了,就是要让他吃个教训,再敢有事瞒我,绝不原谅。”

无花果捂着嘴,不敢笑出声。

长乐殿。

太后一瞧就乐了,“还没哄好呢?”

魏禹规规矩矩行了礼,如寻常晚辈对待长辈一般,轻叹一声:“怕是要气上几天了。”

太后纳闷,“不是方才还一道出去吃饭么,难不成是分两桌吃的?”

“还真让娘娘说着了,就是分开吃的。”魏禹笑着点点头,有心让她乐呵乐呵,便把这一天的情形捡着有趣的说了。

太后笑得前仰后合,“这个小册册,怎么越活越回去了,三五岁的时候都没这么小心眼!”

“是我的错。”魏禹轻叹。

太后顿了一下,温声道:“这回不赖你,是我发的话。”

魏禹没耍心机,直截了当地问:“女学已然办了起来,再拦着恐怕不行,按原先说的,让郡君打理吗?”

“嘉柔打理可以,这名头却不能落到她肩上,就说是我办的吧,有什么,让他们冲着我来。”太后冷哼一声,话说得柔和,神情间自有一股傲气。

魏禹的心这才放了下来。

太后瞧着他,道:“女学之事是其次,倒是你,若那些人要对付册册,第一个就得拿你开刀,你可怕?”

魏禹微微一笑,摇摇头。

就算没有遇到李玺,他也会走上这条路,区别只是豁出性命,拼上一把,还是护好自己,免得让在乎的人为他担忧。

真正在意他、他也在意的,不过是一师长,一知己,一患难之交,一授业恩师,一血脉至亲,还有就是独一无二的李玺。

只要这些人不欺他、害他、设计他,旁的人,哪怕使出如何阴险诡谲的手段,他都不怕。

从长乐殿出来,魏禹又去看了李玺。

李玺已经睡着了,身子歪着,被子团着,白嫩嫩的膀子露在外面。

魏禹给他掖好被子,亲了亲额头,又盯着看了好一会儿,这才出了宫。

夜已深了,街上只有巡逻的街使,瞧见魏禹,连文书都不用看,直接放行,还要用敬佩的目光送他走远。

“魏少卿可真够辛苦的,连着十余日了吧?又要处理大理寺卷宗,又得顾着百工学堂。”

“谁说不是呢,幸亏朝中还有几个像他这般干实事的,单靠着那些光点卯不撞钟的,大业,呵,早完了!”

“且看着吧,过完年,兴许哥几个就得把‘少卿’的‘少’字去喽!”

“……”

长街寂静,魏禹款款独行。

旁人看到的只有荣耀,他自己经历的却是黑暗、孤寂、漫长,还有随时闪现的凶险。

世间的事,大抵如此。

大理寺官署。

一灯如豆,映着伏案工作的身影。

魏禹提着两壶酒,一斤酱牛肉,放在书案上,“就知道老师不会好好回家休息。”

郑权抬头,呵呵一笑:“去了洛阳这些时日,一直惦记寺里,不翻看翻看,睡觉也不踏实。”

魏禹斟了酒,推到他面前,“小师弟可安好?”

“没事了,解决了,暂时留任,明年再说。”郑权含糊一声,“来,陪为师喝上一杯。”

魏禹手上一顿,敛去眼底的异色,从容地与他推杯换盏,边喝边说着大理寺中近来发生的事。

至于魏禹口中的“小师弟”,郑权的独子,两个人都没提。

酒罢,郑权去后衙休息了。

魏禹也回了自己的房间,翻看起洛阳传回来的卷宗。

洛阳的事是萧子睿经手办的,据他言谈中透出来的一星半点,魏禹隐隐猜到,郑权的儿子郑仁犯的是贪腐案,且贪的是户部拨给灾民修桥的钱。

就这么轻易解决了?

郑权的为人,魏禹是清楚的,出身庶族,不肯依附权贵,虽进了龙阁,却被世家门阀排挤在权力中心之外,不然也不会满身才干依旧是个大理寺卿。

这么大的案子,他怎么解决的?

魏禹下意识看向柜子最上格,他的私印,被挪动了位置。

“青哥儿,谁进过这里?”

守门的小吏是魏禹亲自挑选的,若非绝对可信之人,不可能动他的私印。

“自您走后,小的一直盯着,只有郑寺卿来过。”

“你可全程陪着?”

“没,寺卿说他找几卷案宗,让小的在门外守着。”

“什么时候?”

“一个半时辰之前。”

魏禹心头一凛,那时候,老师不过刚从宫里出来……

老师为何要动他的私印?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似乎为了掩盖这世间的不净,也似乎什么都不为,人世间闹得再天翻地覆,于它而言,又算得了什么?

第二日早朝,积雪足有半尺厚。

文武大臣们拎着衣摆,小心翼翼地踏上九尺高台。进门之前都要跺跺脚,免得沾湿太极殿的青石板。

魏禹的心异常平静。

比他以为的还要平静,尤其看到李玺之后。

李玺难得冒着雪跑过来了,却困得眼泪汪汪,悄悄地靠在二皇子身上打瞌睡。

直到御史大夫出列,高声道:“臣弹劾大理寺少卿魏禹,贪墨户部拨给百工学堂的银钱,私购田宅!”

李玺猛地打了个激灵,睡意全无。

作者有话要说:  我又可以啦!

二更在18点左右!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透视医圣帝霸万道龙皇九星霸体诀无双庶子史上最狂老祖惊悚乐园我真没想重生啊寒门崛起御道倾天
相邻阅读
短视频大导演大魔头极道大魔头星魂霸神傅先生说好要负责慕先生,别来无恙军旅生涯从特种兵开始奶爸:我曲爹身份被女儿曝光了从荒野独居开始人在聊斋,开局拜师燕赤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