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雅文

m.yawen.cc

65、过年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张家栋是腊月二十九回的家,第二天便是三十。以前柱子娘活着的时候,都是三十下午先在家里祭了祖宗,然后去张有堂家吃团年饭,吃完饭再带上除夕夜的饺子趁着月色回家。

柱子娘去世了,原本田兰是要带着小海去张有堂家过年的,可是张家栋的归来打破了这一安排。上了年纪的人特别看重祭祀之类的老乡俗,昨天分发完礼物张有堂就说:“本来想着兰子一个女人家带着孩子过年太冷清,就让她们到我们这里来搭个伙。不过现在既然柱子回来了,你们三口人再小也是个齐整的家,今年就自己回去过吧,明天天亮以后我让润生把年货给你们送点过去。毕竟是亲家走的第一年,你们也好好准备准备,祭奠一下。兰子去年也料理过过年的事,差不多的东西都知道,要真是有不懂的就骑上自行车过来问一声,也不远。”

张有堂的话说到了不少人的心坎里,当晚姐姐在田兰和张家栋走后就把肉菜米面收拾好了,三十早上又催着姐夫送过来。

姐夫骑着车把上、后座上挂满了各种年货的自行车天刚亮就过来了,跟张家栋两个人把东西一样样的拎进窑里,临走的时候还特别嘱咐:“那个小盆子里是家里现熬好的浆糊,趁着还黏糊赶紧把春联啥的都贴上。”

虽然田兰早早就把家里打扫好了,可猛然间要开火做年夜饭,事情还是不少。做饭帮不上忙,其他的倒是还行,张家栋早上连步也不跑了,带着小海用姐夫送来的浆糊,把田兰提前买好的对联、福字、窗花都给贴上了,父子俩跑跑跳跳、嘻嘻闹闹,给平时冷清的小院倒是添了不少人气。

“福倒了,福倒了。”看到张家栋把福字倒过来贴,已经开始读书认字的小海大喊。

“不是福倒了,是福到了,过年的福字倒过来贴是让福气到家里来的意思。”张家栋给小海普及民俗知识,贴对联的时候还让小海读出来,遇到不认识的字顺便就给教了。

这会儿的春联制作都还比较简单,就是在红纸上用毛笔写一些“春回大地,福满人间”之类的话,红纸的质量也一般,很容易掉色,要是碰上雨雪多的年份,经常正月没过完红纸就褪成粉红色的了。张家栋和小海贴完对联,手指头都被染成了红色,还笑嘻嘻的过来要帮田兰做饭,这脏兮兮的手做出来的饭谁敢吃啊,被田兰连喊带说的推出去洗手。就是洗干净回来了,也是被分配个烧火拉风箱的活。

像大部分人家一样三十中午的这顿饭吃得很简单,因为晚上要守岁,吃过饭一家三口睡了会儿午觉,直到金乌西坠才起床。

很多准备工作早上就做好了,起床后田兰只要把该热的热了,该炒的炒了就行。晚饭是摆在柱子娘生前住的那孔窑里的,带着一种全家一起陪她过年的意思。正式开饭前先由张家栋带着小海拜了柱子娘的遗像和祖宗的牌位,那些牌位都是柱子爹还有柱子娘娘家人的,前些年闹破四旧,每年只有过年的时候柱子娘才会把这些牌位拿出来拜拜,拜完了又赶快放回箱子里。

张家栋是成长于红旗下的革命战士,让他给母亲的遗像放祭品、磕头下拜,他没有二话。可对着那些木牌牌,他心里就有点不得劲,田兰告诉他自从她来了张家,每年过年都会看婆婆拜这些牌位,拜的时候还总是念念有词,说这是替他拜的,让祖宗们保佑他在外面平平安安。张家栋听后,带着一种延续传统的仪式感领着小海拜了祖宗。

去年过年因为知道婆婆将不久于人事,三十祭祀格外用心,当时柱子娘还对田兰说:“你们年轻人不懂这些,兰子你好好看着我和润叶娘是怎么准备的,等明年这个时候你也照样子给我准备。”

看着照片上含笑的婆婆,田兰想到了她的话,眼泪不自觉的就下来了。大过年的不兴哭,她有快速的抹去脸上的泪水,对张家栋说:“哥,祖宗吃过了,该咱们吃饭了。”

“等一下。”张家栋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张照片,摆在家里的老柜上,对小海说“小海,中间的这个是你的亲生父亲,你给他磕个头吧。”

孩子还小,刚才的一连串磕头下拜已经搞得他晕头转向,老老实实的跪下又站起来,然后说:“还要跪吗?我饿了,能不能先吃饭。”

“行了,先跟你妈到炕上坐着去,爸马上就来。”张家栋替小海拍拍身上的灰,自己却在照片前又站了一会儿。

这和他当初给周光辉家的那张照片是同一张底片洗出来的,照片上顾成海在中间,周光辉在左边,他在右边,这是一个战地记者帮他们拍的,战后给他寄来了一张,那张被他留给盼盼做了念想。领养小海后,他曾试图找出一张连长的照片给小海,可是翻遍了连长的遗物却一无所得,幸好最近在广州学习的时候,偶然间碰上了那个战地记者。听了他的讲述,战地记者回去翻箱倒柜,把照片的底片找出来,冲印了几张连着底片一起送给了他。

田兰摆好碗筷、倒好酒,看张家栋依然站在那发呆,走过去轻轻地握住他的手:“今天是除夕,辞旧迎新,以前的人和事放在心底就行,小海还等着呢,咱们吃饭吧。”

如果说中国人对1983年春节记忆最深的事是什么,那肯定是中央电视台的那场春节联欢晚会了,它是我们过年看春晚习惯的开端。当然1983年,电视机还是奢侈品,买得起的人还很少,看惯了液晶大屏的田兰对总是飘雪花的十四寸小黑白没有兴趣,再加上也没那看电视的工夫,所以即使买得起他们家也没有。好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每年都会有一场名家荟萃的春节晚会,三个人吃着菜、喝着酒、听着广播也很热闹。

张家栋喝的是白酒,田兰和小海喝的是橘子水,因为过年小海今天被特许可以敞开喝。张家栋用筷子蘸了点酒让小海尝尝,谁知道他一个扭头打死不愿意。原来同样的招数姐夫在狗蛋身上用过,还骗狗蛋说酒比橘子水还甜还好喝,狗蛋信以为真尝了一口,辣的他在地上直蹦,姐夫却坏心眼的只顾笑,小海当时也在,他把什么都看在了眼里,他又不是狗蛋才不会上坏爸爸的当呢!

田兰像讲笑话一样把小海不尝的原因说给张家栋听,引得他大笑不说,还来了一句:“外甥都像舅,我这么聪敏,狗蛋怎么那么笨,还是咱家小海机灵。”

家里就两个大人一个孩子,除了听广播又没有别的娱乐活动,为了三个人能一起守到十二点,田兰干脆吃过饭才一家三口一起包饺子。田兰调馅,张家栋力气大被分派揉面,小海抱着放零钱的小铁盒子找他觉得比较漂亮的硬币,三个人又一起坐在炕上包饺子,没想到他们边玩边包的竟然把家里的木头大锅盖放满了三次,幸好天气冷,多余的都被田兰拿到院子里冻上,准备过几天再吃。

当外面开始零星的响起鞭炮声,田兰把刚包好的饺子下到了锅里,张家栋披上大衣裹着小海去院子里放炮仗,放完了正好回来吃饺子。因为是三个人包的,煮好的饺子各有不同,田兰包的小巧秀气,一口一个刚刚好;张家栋包的饺子个头又大皮又厚;少数几个像面疙瘩的失败品是小海包的,虽然不好看但下锅以后没散开就是值得表扬的。

小海以为越大的饺子应该馅越多,先吃了一个大的,小孩子嘴巴小,他咬了两口都没咬到馅,气呼呼的看着大人。

田兰也吃了一个大的,不得不说,皮真厚,“哥,你这饺子皮怎么这么厚,你们在部队都包这种饺子啊!”

“对啊,都这样。饺子馅不抗饿,当兵的都能吃,包的大点皮厚点,即能吃的饱还有省事。”张家栋也知道馅多的饺子好吃,所以他挑的那碗基本上都是田兰的手艺。

田兰和小海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的把自己碗里的厚皮饺子放到了张家栋碗里,两个人等着下一锅的饺子,第二锅的饺子全是田兰一个人包的,因为那里头有加了“料”的。田兰找了一个做过记号的饺子给张家栋,剩下的母子俩平分了,张家栋也不生气,笑呵呵的把加“料”饺子吃了,硬币吐在桌子上。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吃过饭,血液集中供应胃部,大脑缺氧,人容易犯困。反正吃过饭没多久,小海就困得睁不开眼睛了,田兰和张家栋也很困,凌晨时又会有一阵爆竹声,趁着现在声音比较小,两个人碗都没洗就抓紧时间睡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我真没想重生啊史上最狂老祖透视医圣惊悚乐园帝霸万道龙皇九星霸体诀寒门崛起无双庶子御道倾天
相邻阅读
诸天影视冒险记大龙冒险记穿越者冒险记有钱人终成眷属你高攀不起电影世界穿梭门特战狂兵火影系统异界纵横逆天火影系统:开局获得焚诀拥有火影系统的我才不是男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