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雅文

m.yawen.cc

会挽雕弓如满月(下)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胤禵出征前,专程去他的师傅佟法海府上探望。法海此时虽已不在南书房任职,但仍深得康熙信任。听管家回报说十四爷到访,便知他的来意,静心在书房里等候。胤禵进屋后,和法海相互见了礼。

胤禵道:“我不日便要西征,今日来跟佟师傅辞行。到了那边,少不得要向师傅请教。”法海微微一笑,“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何况远在关山万里外的师傅。”胤禵听出他话里的试探之意,忙道:“佟师傅何出此言,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我心里敬重师傅犹如皇父。”法海动容道:“十四爷言重了,我可不敢当。皇上威加海内、圣御八方,我如今只是一介草民。”胤禵道:“在我心里,师傅永远是师傅。”法海这才赞许的点点头。

他清了清嗓子,向胤禵道:“皇上这次派你去西征,对你是莫大的信任。你年纪轻,到了军中首先就要立威,不然以后没法驱策他们。”胤禵点了点头,“这也正是我所顾虑的地方。跟随我出征的亲贵,不是长我一辈,就是久经沙场年纪也比我大,如何管束他们,真是一桩头痛的事。”法海捋着胡须,笑道:“这一点你不要担心,皇上会妥善安排。你心里也不必怵他们,到了战场上,军令如山,你只管做你该做的事。”胤禵听他话里的意思,似乎康熙早已有所吩咐,试探道:“师傅,我想向皇阿玛请旨,让您随军西征,不知道您意下如何?”

法海和鄂伦岱虽然都是佟国纲的儿子,但鄂伦岱自认是嫡出,从来不把这个庶出的弟弟放在眼里,极尽挖苦讽刺之能事。佟国纲死后,鄂伦岱不许法海继续住在佟府,因此法海一直是自立门户。好在法海才高学富,深得康熙重用,如今又有胤禵这么个学生,心里不免也颇为骄傲。胤禵的提议,让他心里一动,自他从广东巡抚任上退下留居京中,康熙一直没有再做安排,与其留在京里碌碌无为,不如去军中创一番事业。

胤禵见法海若有所思,知道他已经被说动,进一步道:“四哥府上有个谋士叫戴铎,此人足智多谋、运筹帷幄,是个极厉害的人物。可惜不能为我所用,实在遗憾。”法海沉思片刻,看了胤禵一眼,道:“李光地的门人陈万策不是和你熟络吗,如今李公已死,这个人你务必要将他安置好了。”胤禵点点头。法海仍是沉思,半晌才道:“八爷那里……”胤禵莞尔一笑,“师傅放心,我心里明镜儿似的。鄂伦岱也要随我西征,到了那边我自会安排。您等好儿吧,我这就跟皇阿玛请命,让您去当我的军师。”

胤禵从法海府上告辞出来,径直去了畅春园澹宁居。康熙听了他的来意,在暖阁里来回踱着步思索。胤禵望着康熙,心里有点忐忑。玉穗儿本来掀了暖阁的帘子要进来,看见他们父子似在商议要事,忙退了出去。

洛灵从外面进来,看见她,好奇的问:“你怎么不进去?”玉穗儿拉着洛灵闪到一边,“皇阿玛正跟十四哥商议大事呢,我不方便进去。”洛灵嗯了一声,“那咱们出去走走再回来?”“好。”玉穗儿应了一声。离开时,她向暖阁瞥了一眼,却压下了好奇心。

暖阁里,康熙向胤禵道:“你所虑也不是没有道理,朕也在担心这一点。这样吧,朕派法海去军前效力,助你一臂之力。”胤禵忙跪下谢恩。康熙坐到炕上,向他招招手,让他近前。胤禵忙站起来,肃立康熙身侧。

康熙道:“兵部递上来年羹尧的行文,你看过没有?”胤禵道:“看过了。照您的吩咐,廷寄诏书到四川绿营和江南大营,让他们整军北上,如今十万兵将已经抵达陕西结营待命。”康熙打量着他,动容道:“胤禵啊,朕知道你不愿去西北苦寒之地,但除了你,朕也想不到有别的良将可委。”胤禵忙道:“儿臣愿前往平乱,替皇阿玛分忧。”

康熙叹了口气,“诸皇子里,除了老十三之外,也就你还能带带兵,有皇阿玛当年的影子。朕即刻便下旨封你为大将军王,授抚远大将军印信。”胤禵听他这话,丝毫不敢露出喜忧之色,生怕重蹈胤褆、胤禩等人的覆辙。

“儿臣怎么敢和皇阿玛相提并论,如今皇阿玛不嫌儿臣年轻识浅,委以重任,儿臣当肝脑涂地,以报皇恩。”康熙见他说的诚恳,心中颇为赞许,笑道:“都说你豪迈率性,有侠风,果然是不假。到了西北军中,要多和你师傅商量。裁夺不定的时候,就写信给朕。”胤禵又是跪下谢恩。康熙挥了挥手,他跪安后退了出去。

康熙五十七年年底,十四贝子胤禵被封为抚远大将军,出师西征,并由固山贝子授王爵。军中皆称胤禵为大将军王,一时间,胤禵踌躇满志,气势盛大。出征那日,出征之王、贝子、公等以下俱戎服,齐集太和殿前。不出征之王、贝勒、贝子、公并二品以上大臣等俱蟒服,齐集午门外。大将军胤禵跪受敕印,谢恩行礼毕,随敕印出午门,乘骑出天安门,由德胜门前往。诸王、贝勒、贝子、公等并二品以上大臣俱送至列兵处。

胤禩等人一直送行至京郊,胤禵嘱咐他们道:“皇阿玛年事已高,我这回出去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你们好歹经常给我写信说一下京里的情况。”九阿哥胤禟笑道:“我天天给你写。”胤禵笑着打了他一下。他边和胤禩等人说话,边回望京师方向。十阿哥胤誐道:“还望什么呀,你老婆不是刚走。”胤禩笑而不语。胤禟悄悄向胤誐道:“有个人还没来呢。老十四一直不肯下令大军前行就是等她。”

这时,玉穗儿的马车终于赶到,玉穗儿自马车上跳下来,向众人走过来。胤禟得意道:“怎么样,说曹操,曹操就到。”“八哥九哥十哥好啊。”她平静的和他们打招呼。那三人知趣的退到一边去,让他俩道别。

玉穗儿见胤禵一身戎装,英气勃勃的样子,心想他果然像个大将军的样子了。她道:“十四哥,我给你做了件黑貂皮袍子,西北苦寒,你带着路上穿吧。”“我以为我那天说的话惹恼了你,你不会来。”胤禵望着她的眼睛。玉穗儿淡然一笑,道:“怎么会呢,十四哥和我从小一块儿长大,难道玉穗儿还能和你记仇不成。德胜门外人太多了,闹哄哄的,我不喜欢那场合。”胤禵见她神色淡定,丝毫没有喜怒之色,心道:她这神情越来越像皇阿玛了。心中不觉有点寒意。

胤禵向不远处胤禩等人望了一眼,转向玉穗儿道:“我不在京里,十三哥又足不出户,你要好好照顾自己,别惹出什么祸来。”玉穗儿笑道:“瞧你说的,我好像专闯祸似的。”胤禵凝望她的笑颜,心中始终有一丝不舍,又嘱咐道:“我这一去,三年两载也未必回来,我家里你帮我多照看着。”玉穗儿点点头,“你且放心的去吧,管保叫你无后顾之忧。”

在冷风里站久了,她裹紧披风,胤禵替她整了整狐狸毛领,玉穗儿向他微微一笑,“包袱里有一个荷包,是你那时跟我要的,绣的是梅花,穗子结的是平安如意。”余光瞥见她八哥九哥十哥三人正说话,好似没在意他俩,脸上却都挂着似笑非笑的古怪神情,猜到他们心中所想,却只付诸一笑。

她扭头望了望行军的队列,笑道:“好了,大将军王,我也不耽误你行军,去西北后莫忘了写信报平安。”胤禵笑着点点头,像幼年时那样伸手去摸摸她头发,也许是意识到边上还有别人在,他很快便把手缩回去。

玉穗儿反倒很坦然,仰望着他道:“我那时被罚跪在奉先殿,只有你想到给我送袍子去,十四哥,将来不论发生什么事,从前的情分儿可别忘了。”她说完这话,把手里的包袱往胤禵手里一放,便转身而去。胤禵听出她话里有话,风里她的白披风被吹的飘散起来,格外耀眼。这情景很多年他一直难以忘怀。

回城途中,胤誐忽道:“我一直觉得十四弟和玉穗儿之间有点不一样,说不清道不明的。”胤禟瞥了他一眼,心想老十你可真是后知后觉啊,这些年了才看出来,嘴上却道:“别瞎说。他们从小一起长大的。”胤誐不服气,“我哪儿瞎说了,你看刚才他俩那酸劲儿,依依不舍的。对不对八哥,你也瞧见了。”胤禩笑笑,“那也没什么,十四弟一直把玉儿当亲妹妹。宫里人多嘴杂,好好的话儿都能传的走了影儿,这种捕风捉影的话还是少说为妙。”老十听他八哥发了话,这才没有再提。

康熙五十八年,大将军王胤禵到达西北后,为整顿军心,将办事不力的官员参奏罢职,无论亲疏一视同仁,官兵士气为之大振。很快,他将西征大军兵分三路,将策妄阿拉布坦的军队围困在西藏。策妄阿拉布坦听到风声,慌忙率部下讨回了准噶尔。胤禵没有损耗兵卒,便收回了拉萨城。然而西藏仍是一片混乱,胤禵上书给康熙,请求康熙下令册立新任*喇嘛,以安定当地的局势民心。

胤禟收到胤禵信后,去找胤禩商议。胤禩道:“十四弟干的不错,我听说他到西北以后,严肃军纪、赏罚分明,雷厉风行,这才是会带兵的。”胤禟点点头,把信交给胤禩过目,“是啊,十四弟确实是不可多得的将才,也难怪皇阿玛如此器重,亲自写信给青海派去助战的厄鲁特蒙古的王公们,替十四弟西征铺路。他深得皇恩,和咱们的差距越来越大了。”

胤禩看完信,笑了一笑,“你别泛酸,总得有这么个人替咱们去争。你应该这样想,幸好是十四弟而不是别人。”胤禟想着这话也有道理,“你那时命鄂伦岱随大军出征,我现下才明白你用心良苦。一方面可以辅佐十四弟,一方面咱们也可以时时得知西北动向。”

胤禩望着远方,天空中飞过一群鸽子,他若有所思道:“十四弟早已不是当年的十四弟,只怕他未必高兴我这样的安排。鄂伦岱比他年长,辈分也比他高,军功显赫,到了他麾下,难免掣肘,你看着吧,十四弟迟早会把他遣回来。”(未完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九星霸体诀寒门崛起史上最狂老祖透视医圣无双庶子御道倾天帝霸万道龙皇我真没想重生啊惊悚乐园
相邻阅读
身处末世少年反派之烦恼无限江山笨笨女的专属王子狐仙桃花劫:君心我不要海上敦煌女俏皮灾星闯情关十年踪迹十年心我和皇帝有个约会重生之农妇肖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