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雅文

m.yawen.cc

第八章:2017年(八)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求收藏、求推荐。

麻扎子村脱贫攻坚工作渗透在贫困户点滴的生活里,体现在工作队员的辛苦忙碌中,不会出现什么力挽狂澜的大事,也不会有抛头露面的机会和场面,有的只是工作队员默默无闻、细水长流的奔波、忙碌和尽心、尽职。

当伊郁喆在会议上,没有点名道姓把马乃出的的点子告诉大家商榷时,村干部和工作队员一致赞成这个主意不失为一个治马建背锅子的好办法。

果不其然,当村书记海米提和工作队李岱、伊郁喆三个人到马建家做工作时,用了马乃出的那招,真灵!

马建一听不去煤矿上班就要摘掉他贫困户的帽子时,也不装病了,爬起来让妻子马秀华赶紧给他准备换洗衣物坐着汪勇的车来到煤矿上班。

煤矿不远,离他家也就9公里的距离,上了几天班正赶上煤矿发福利,每个职工发了一袋大米、一壶清油外带一根3公斤多的羊腿,马建运气不错,这次福利他也有份。

这下好了,他再也不嫌弃在煤矿上班脏了,也不在手机上跟妻子絮叨晚上洗脸休息时鼻孔里都是黑黑的煤灰的话了。跟变了个人似的,干劲十足,倒是埋怨工作队咋早不让他来煤矿上班,这两年他可是少拿多少工资呀?少拿多少福利呀。

他可是跟这些煤矿老职工打听了,别看这家煤矿是一家私人企业,为了留下这些矿工的心,可是舍得出血本,一年下来,别说工资和奖金,光逢年过节的福利就有个三千多元钱,这是多好的事呀。

干了两周后,村委会和工作队前去煤矿了解他这段时间工作的情况,看看他是不是又在偷奸耍滑,马建一见村书记和工作队来看望他,张口就责备起工作队和村委会让他来煤矿来得有些晚了。

村书记海米提听到马建的抱怨话,气的直摇头,感情这倒是成了他们这些帮助马建的人的不是了,他忘了前年工作队给他在砖厂找了个发货的轻松活,他死皮赖脸就是不去的情形了?

队长李岱也懒得搭理马建,他去煤矿老板办公室了解马建在这里工作的表现。

伊郁喆气的对着马建说:“额佛,马建,别得了便宜又卖乖,你早听村委会和工作队的话,不早脱贫了吗?”

马建右手挠着后脑勺嘿嘿直笑,来煤矿上班来对了,经过半个月的接触和观察,跟煤矿的管理人员和职工混熟了。

天生就会做生意的他开始了盘算着他马建自己的人生规划,准备在煤炭上做笔生意。

他计算过了,按成本价把煤炭拉到自家空置的一亩多地先囤下,过几个月以市场价出售,每吨至少挣上100元钱。

因为伊郁喆是他家一对一对口帮困干部,他在伊郁喆临上车时把她拉到一边,低声把自己的2017年脱贫措施告诉了她,要求伊郁喆到宁西县帮他办理有关手续。

听了马建的计划,她不得不佩服马建的脑子,那天马乃在车上没有说错,凭他马建的脑子只要想干、只要肯干,没有干不成的事,咋样也不会成为贫困户的。

伊郁喆重新把马建上上下下打量一番,由衷说道:“马建大哥呀,你这脑子早咋不用到正道上呢?早点这样想,不早发财了吗,不知你咋想的,整天盯着国家发的低保金啥也不干。没问题,你的手续,我们工作队给你跑。”批评归批评,伊郁喆还是爽快得应允下来。

上了车,队长李岱好奇得问伊郁喆,她刚才跟马建嘀咕啥呢。伊郁喆如实把马建自己主动想办法脱贫的情况告诉了车上的人。

村书记海米提和李岱感慨万分,看来,县委让贫困户通过就业脱贫不是没有道理,贫困户外出就业挣上了钱,又开阔了眼界,会彻底摒弃原来那“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和懒汉思想。这不,马建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竟然主动要求今年摘掉贫困户的帽子,简直是麻扎子村破天荒的一件大事、一件好事。

几个人在回去的路上,兴奋得商量着如何以马建的事例来充分调动起其他贫困户的积极性,争取麻扎子村早日脱贫,力争2020年实现整体摘帽。

马建的事情得到了圆满解决,工作队又恢复到原来的日平静,平淡而无奇,平凡而又索然无味。

马上快到春节了,大家都有点想家了,这期间,事情不是那么多,工作队开始安排轮流休息。伊郁喆元旦后休息过四天,她主动提出这次轮休不要安排她了,她一直留在村里上班,开始起草年初计划和思路,也没有回果园。

曾有人说过,一个人一生中总会遇到这样的时候,你的内心已经兵荒马乱、天翻地覆了,可是在别人看来,你只是比平时沉默了一点,没人觉得奇怪。这场战争注定是单枪匹马。这段话形容此时的伊郁喆恰到好处,元旦休息几日回来后的伊郁喆显得比往日更沉默寡言了。

这段时间,伊郁喆常常怀念起十几年前那段舒适安逸的日子,记得那时自己还是宁西县中学的副校长,每逢寒暑假期,带着年幼的孩子淼淼呆在家里,傅韬整天忙着外出做生意,早出晚归的,家里没有一点外债,傅韬还置办了些家业。

那时常常抱怨自己的生活太清闲、日子太单调、活着太无聊。现在想想,“无债一身轻”呀,真切感受到那时没有债务的生活是多么令人向往、多么幸福、多么安逸,而当年的自己却生在福中不知福,不懂得珍惜,还常常无病呻吟。

等失去安逸舒适的生活后,才明白,原来清闲、单调、无聊也是一种幸福,平淡的幸福。犹如穿鞋子的人平常对脚下的鞋子都不足为怪,甚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和意义。但是某天,倘若你丢失了鞋子,赤着脚走在充满荆棘的路上,才发现原来那双极不起眼的鞋子是多么弥足珍贵,失去了,才会发现它的重要,才会渴望再拥有它。

伊郁喆觉得,以往的日子犹如自己脚下拥有着那双不起眼的鞋子,如今,自己就是那个丢失了鞋子的人正赤足行走在这个世界上。

日子很平凡、生活很平静。麻扎子村的各族老百姓依然穿梭在村委会大院,人来人往。

有的过来打听新的一年了,国家发放的小麦补贴、退耕还林补贴有没有什么新的变化;有的听说麻扎子村村委会决定在小广场南边建造一排商业门面房,不知是不是真的;来办理生育指标的、冬天没啥事过来找村干部聊天的、两口子打架、婆媳闹不和的、来找村干部处理邻里纠纷的……别看是大冬天,天寒地冻,道路湿滑,村委会大院里照样跟春、夏、秋季三季一样络绎不绝。

日子跟往常般稀松平常,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日子就这样过着。一如既往得爬在宿舍小桌上汇总归纳上午会议精神的伊郁喆,熟练快速得敲打着电脑键盘,起草着“麻扎子村各族农牧民关于科技之冬的几点建议”,汇总了上午召开的征求科技培训内容大会上各族老百姓对科技之冬提的几点建议,十几条建议里当属如何防治布鲁氏疾病、怎样办理农村信用社低息贷款这两个方面意见排在首位,提这些建议的农牧民比较多。

归纳完,生怕自己粗心遗漏掉老百姓的意见,她对着会议记录本又重新捋了一遍,再核对下电脑的内容,确认没有遗漏。在电脑上保存好电子文档按照县科技局指定的邮箱发了过去。

麻扎子村脱贫攻坚工作队计划充分利用“科技之冬”机会,根据农民群众需求请县科技局予以支持。

李岱跟县科技局领导协商后,科技局认为各乡村“点菜式”进行冬季科技培训不失为一个新颖的办法。给与了大力支持,要求工作队先征求农民意见由原来“输入式”科技培训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培训方式------就是“自助点菜式”培训,并且准备从麻扎子村开始做个示范点,如果效果好将在全县加以推广。

“人民群众无小事”,县科技局工作效率就是高。第二天早上,麻扎子村工作队就接到通知,县上委派的畜牧专家下午上班时间就会赶到麻扎子村,给老百姓讲述一堂“关于发展畜牧业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的培训课。

由于麻扎子村少数民族比例高,需要用维吾尔语授课,科技局就请了正在麻扎子村西边大概13公里的皮牙子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驻村三年的队长华永前来授课。

说起皮牙子村脱贫攻坚工作队队长华永,麻扎子村工作队队员跟他都熟稔得情同好友,就连整个宁西县各族百姓和机关干部也都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

说起这个与伊郁喆同岁的华永,在宁西县还真是传奇式的人物。

自小出生在宁西县山区乡的华永,周围邻居全是清一色的哈萨克牧民群众,村里的学校也是哈萨克小学,自小上哈语小学的华永说着一口流利的哈萨克语和维吾尔语,不仅语言流畅,关键是会写这两个民族的文字。

三十多年前,宁西地区不少的少数民族学生在参加中考或高考时,都是民考汉,可以得到相应的照顾;自小在哈校上学的华永对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汉语、汉字可以用结结巴巴、斗大汉字不识几个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华永是三十年前参加中专考试时,寥寥无几的汉考民学生中的一个。考上宁西地区畜牧学校哈语班的华永爱上了同班同学,美丽漂亮的哈萨克女孩巴哈尔。

俩人虽然是不同民族,但是爱情不分族别,即使俩人之间隔着一道风俗习惯、生活环境不同的鸿沟,也阻挡不了一对汉、哈族男女的相爱,纯真的爱情得到家人和周围人的支持和祝福。

中专毕业后,他们同时被分配到宁西县畜牧局上班,按照当时的分配政策,家在宁西地区乌拉县的巴哈要回到距离宁西市200多公里的乌拉县家乡工作。

两个不同民族的男女冲破民族藩篱深深相爱的故事感动了许多人,在宁西地区成为一段佳话,让宁西地区人事局改变了分配政策,为了促成这对恋人的感人爱情,专门开会研究将巴哈尔分配到华永的家乡宁西县上班。

这对恋人朝夕相处,不久,俩人结婚生育了一对儿女,过着幸福的生活,真如童话故事描述的那样美好甜蜜。

麻扎子村工作队与皮牙子村工作队是相邻最近的两个工作队,两年多来,两个队之间经常互相交流学习,取长补短,队员彼此间结下深厚的友谊。

午饭后,离下午上班时间还有点空,李岱跟汪勇、巴桂三人到三楼大会议室布置下午科技之冬培训的会场,要用投影仪打下横幅,摆设桌椅等。

正在宿舍往炉子里添煤炭架火的伊郁喆听到宿舍外传来嘟嘟的敲门声,火炉离屋门很近,她顺手拉开房门,只见身穿迷彩厚棉衣的华永右腋下夹着个蓝色文件包笑眯眯站在门口,浑身散发着寒气。

伊郁喆赶紧把他让进宿舍,长得如同弥勒佛般笑容可掬的华永坐在小桌旁的椅子上,从棉衣口袋掏出一个优盘递给伊郁喆,用带着哈萨克语调的汉语毫不客气得说道:“伊队,帮个忙哈,把你们麻扎子村今年的计划和工作思路拷给我。”

早已成为好友的伊郁喆笑着调侃:“又图省事?!干脆你把我调到皮牙子村工作队当秘书得了,免得你跑来跑去的,多辛苦呀。”接过优盘询问道:“光要工作思路和计划,其他不要?”

华永兴奋道:“你到我们皮牙子村去,我们全体队员双手双脚欢迎你,求之不得。你这里还有啥?我不管,凡是与2017年有关的材料统统拷给我。”

望着华永双眼圈泛着的青色,看样子又加班加点没好好休息,伊郁喆关心道:“我这里还有三八妇女节的活动、纳吾肉孜节的活动计划,干脆都拷给你得了。看你这样子,是不是好久没休息了?”

华永开心大笑,伸出右手大拇指夸赞道:“还是我的姐心疼我,知道吗?我都一个月没回家了,前几天村里的一个哈萨克牧民的母牛难产,忙乎了一个晚上。今天好不容易轮到我休息,还没走呢,就接到科技局的电话,一听是给你们麻扎子村老百姓上课,我二话没说,立马答应。给你们麻扎子村讲完课,我就回家休息,乡党委给我批准了一个星期的假期。”

“哎哎哎,我比你小5个月好不好,我是你妹好不好。”只要看到华永这张慈眉善目的脸,伊郁喆就想到大肚佛弥勒佛,心情自然会开朗一些。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九星霸体诀惊悚乐园寒门崛起透视医圣我真没想重生啊无双庶子史上最狂老祖帝霸御道倾天万道龙皇
相邻阅读
千古长歌有人爱你一不小心就成了王座符仙策古董轶事漆星异灵档案九元咒谁与我同醉之创业传奇九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