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雅文

m.yawen.cc

第四十四章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后来知道,其实时刻关心着老乐的郭奕明也面临着同样的困难,也遭受过巨大的精神创伤。他把1岁的儿子送回上海请父母帮助抚养,当时他和爱人两个人一个月的工资还不到大山中最后的知青一家人1000元。回到上海,虽然有亲人的呵护,但孩子总有孤独感,开始学习很好,上中学时迷恋上游戏机,干脆放弃了学习,整天泡在游戏厅,可爷爷奶奶并不知道。高中毕业那一年,老郭几乎天天都要给儿子打电话,询问他的学习情况,他总是报喜不报忧。6月1日学习单发下来了,他的成绩很差。儿子觉得没脸见为他费尽心血的父母了,6月日中午,他走出爷爷奶奶家,找了一处高楼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他走到18楼,上面有护栏,他又走到6楼,一头栽了下去……正在外地出差的老郭赶到上海,看到躺在病床上血肉模糊、浑身缠满纱布的儿子时,他眼前一黑,几乎倒下。万幸的是,儿子跳下时被空中的电线挡了一下,掉下后又被及时发现、及早送到了附近的吴泾医院,迅速处置后又被送到条件更好的第五医院。但是医生还是让他做好“两手准备”:死亡的可能很大,活过来也可能是植物人!儿子昏迷0天,这0天是老郭两口子的人生地狱,他们已记不清是怎么熬过来的。儿子终于醒了,老郭和妻子叫着儿子的名子,已是泪流满面。真是神奇,儿子竟没有留下严重的后遗症!休息恢复两年后,在老郭和爱人的鼓励下,儿子考上了上海师大的日语系,现在已经毕业正等着工作呢。我说,老郭你太善良了,苍天有眼,让你儿子化险为夷,而且会前途无量!真是好人有好报。老郭笑了。

听说我来采访,上甘岭林业局的马仁祥书记和夏景涛局长把我请到局招待所。我向这两位年轻干部汇报了老郭对老乐的帮助,他们都说老郭是个好人好干部,他为人正派,工作兢兢业业。有人说,他有权不会用,物资局长白当了。可全局的干部都知道,他克己奉公,当得很好!我还说到老乐现在的困难,还有爱人的社保金问题。他们都表示,只要政策允许,我们一定帮助。还没离开伊春时,我就听说,老乐家的社保金解决了。我知道,林区职工有困难的人很多,基层的领导能这样关心老知青,已让我们很感激了。

我想,写完这篇稿,我应该到黑龙江科技学院去看一看乐岩,我想对他说,你的父母很伟大,他们像上甘岭上的红松一样扎根山岩,千磨万击还苍劲。你应该像他们一样!

黑龙江科技学院在哈尔滨市松北区的糖厂街1号,乐岩在矿务加工工程专业学习。我想还会有人去关怀他--个饱经苦难的老知青的后代。

博客留言:

老乐的故事又让我落泪了。他是上甘岭的坚强战士,历经磨难,但他没有离开林区。他的女儿死在了大山里,他的儿子终于考上了大学。老乐夫妇的精神让人感动。他们的战友老郭和同事们对他们的帮助让人感动。我们真应该向作家老贾学习,多关心生活困难的老知青,多关心社会上的弱势群体。

-方中行看到贾老师的这个故事,我想到了一个问题,不管返城的知青成功与失败,我们毕竟回城了。我们不应忘记那些当年一个车皮下乡、在一起摸爬滚打、因种种原因还留在那里的战友们。我们更不能忘记,那些至今留在北大荒的外省知青,因为他们才是“献完青春献终身,献完终身献子孙”的一个特殊的群体。

-武振中我是乐新华的儿子乐岩,现正在黑龙江科技学院上大学。在这里向所有关心我父母关心我的好心人表示感谢!首先感谢贾老师,感谢他不辞劳苦跑进大山,把不为人知的我的父母的苦难经历告诉了更多的人。也感谢他在采访了我的父母之后,又带领夫人和儿子儿媳一家四口人,到学校来看望我鼓励我,给我送来衣物。也感谢那些从报纸上从网站看到贾老师的文章后,给我打电话来信的好心人,更感谢他们对我父母对我的资助!请相信,我一定会以我的父母为榜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好好读书,将来回报社会,回报所有的好心人!

―乐岩百万知青中更多像老乐这样的人,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如果不是贾老师这样的有心人去采访他们,就将默默无闻终其一生。无论是返城的还是守望麦田的,他们都是主体,真正做出成就,改变命运,或者能扼住命运的喉呢的人,毕竟是凤毛麟角。我所认识的知青中有许多像老乐这样的人,他们善良、本分、纯朴、忠厚,却有些窝囊、怯懦和迟铣,因此一直生活在底层。我不知道这样表达是否准确,但毫无居高临下的意思,这些人曾是我的好兄弟好哥们,有的甚至为我拼过命、打过架。但是那个年代他们毕竟耽误了最好的一段青春年华,因此在命运的搏斗中缺少智慧。可喜可贺的是他们的后代成长起来了,乐岩他们会靠知识改变命运的。

王国栋

#走进大山如果说,黑龙江省的版图像一只展翅飞翔的天鹅,那8900平方公里的大兴安岭就是那天鹅的头冠。那里是祖国的绿色瑰宝,山高林美,资源丰富。有多少人对这片神奇的山林心向往之,趋之若鹜。当然,做一次进山的旅游者很惬意,如果要长期在大山里生活就不容易了。高寒和高纬度环境会使许多人的身体不适应,严重威胁人生命的心脏病发生率较高。这几年,这里的人们对心脏病却不再惧怕了,因为有一位上海的心脏病专家,成了他们的“守护神”,他随叫随到,一年有五六次跑进大山为病人动手术。如果你找到上海他工作的瑞金医院,只要你说是“大兴安岭的”,他便如亲人般给你安排医疗。更重要的是,由他牵线,大兴安岭地区医院已和上海瑞金医院建立了合作关系,在他们的指导下,地区医院已组建成了全省地市级医院中一流的心血管专科。

这位“大兴安岭人的守护神”叫张大东,当年在呼玛县下乡的上海知青,现在是上海瑞金医院集团闵行医院的院长助理、心血管内科主任,中国著名的心血管介入治疗专家。

那天早上8点半,我就赶到了位于心血管专家张大东也是山里人的“守护神”莘庄镇的闵行医院,在那座新建的大厦的15楼,我找到了心内科的病房,楼厅里挂着许多锦旗,都是赞扬张大东的医术和医德的。他正在查房,挨个病房巡视,亲切地询问病人,仔细地检查,身边跟着许多实习医生。半个多小时过去了,站在走廊上的我失去了耐心,只好对护士说:“我是大兴安岭的,找张主任。”这一招还真灵,张大东马上出来见我,把我领到他的办公室接受采访,这其间,呼玛县一位姓赵的县人大副主任来找他,她是来看病的。还有科里的护士长,也来主动介绍情况,她曾和张主任到过加格达奇为病人做手术。

110里的山路。开始我们还指点江山,有说有笑的。初春的兴安岭,残雪未尽,达子香已绽出紫色的花蕾,山色秀美,我们像逛公园一样高兴。后来就步伐越来越沉重了,满脚的泥水,衣服都被汗水湿透,军用水壶的水喝没了,书包里的馒头也啃光了。饥寒交迫的我们就只好抓路边的残雪解渴了!总算在半夜时分,走进了察哈彦这个地处黑龙江转弯处的小屯子,倒在土炕上就睡,一夜无梦。我们浪漫又艰苦的知青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和那些逃难到大山里的移民一样,大东他们春夏秋季开荒种地打粮,到张大东当年抬大木头总是抬“第一杠”

大东很帅,有点像哪部电视剧的男主角,儒雅又亲切。听说我在黑河当过知青,他说呼玛和黑河是近邻,我们都在黑龙江边下乡,接着就无话不说了。他说,我是1954年出生,1970年4月15日下乡的。我们是知青中的小字辈,被称为“小六九”〈69届中学生当时只记得路太远了,走了好几天,先坐火车从上海到塔河,又换汽车跑到一个叫三间房的小村落,前面就没有公路了。乡里要安排我们坐拉行李的拖拉机,可是我们一激动,要来个急行军!没想到,那是了冬天就进山伐木。对这些大城市的孩子来说,什么活都不轻。年纪最小的大东一点不示弱,重活累活都抢着干,不长时间他就“出人头地”了,先当上队里的民兵排长,后来还当上了生产队副队长,主管副业生产。从下乡的那年冬天开始,连续4年领着大伙进山伐木,在零下7度到8度的严寒中,他们跪在大雪地里,用简易的弯把子锯,把参天大树放倒,再砍掉枝杈,把树干用马拖到楞场,再堆成垛,等待火车装走。在楞场抬大木头是又累又危险的活,白白净净的大东,总是抢第一杠,他指挥着8个棒小伙弯腰挂钩,一’起身抬起数千斤的大原木,然后迈着稳健的步伐,向如走去。他们一‘起喊着号子一哈腰挂,那个嘿哟挺起腰,那个嘿哟往前走,那个嘿哟莫回头,那个嘿哟……

嘶哑的号子里有血丝飞迸,在广阔的楞场上空回荡,和火车的鸣叫、山林的呼啸,组成动人心魄的交响乐。这是张大东人生中最重要的旋律,现在想起还让他激动。他说,人生就是要承担责任,再重的担子也不能弯腰,也不能回头,只能一个劲往前走!后来大东担任了金山公社的团委书记,他不愿意坐办公室,经常活动在各个村屯,和知青同吃同住同劳动,成了1000多个知青的知心朋友。在不经意中,他还发现因为自然环境的恶劣,地处边远,老乡和知青看病难是个很严重的问题。有的屯子的干部要到县里开会,要走一个星期,更别说是老乡看病了。公社没有像样的卫生院,村里的赤脚医生根本满足不了农民的需要。那时已经有来自上海的医疗队,在这一带巡诊,大东很敬重他们,但是他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也会加入他们的行列。但是命运还是安排了这个心地善良又特别有责任心的青年,成了人民的白衣天使。(未完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御道倾天透视医圣帝霸九星霸体诀史上最狂老祖万道龙皇惊悚乐园寒门崛起无双庶子我真没想重生啊
相邻阅读
神级王者升级系统从成为妖怪之主开始重生学渣靠努力学习暴富谁在帮我躺赢[穿书]不可名状的恐惧影帝决定放飞自我1492—1945 说说欧美那些事儿柏林1943暗影1942大国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