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雅文

m.yawen.cc

第一章,市长的心思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市长的心思

张曙光站在市长办公室大落地窗前,烦躁地抓了抓自己浓密的头发,楞楞地看了一阵政府大楼前面广场上熙来攘往的人群,心里的烦躁依然未减。他叹了口气,把通风窗的扇页啪的关上了。这时,秘书刘晓明敲门进来,轻轻地问:

市长,交通局的何明局长说是有急事要向您汇报,您见吗?

他来干什么?不见,不见。

张曙光挥了挥手,感觉自己的情绪有点失控,又把刘晓明招了回来,平息着情绪补了一句:

小刘,你给他说,关于外环路项目的事,我已经同刘坚同志商议好了处理意见,让他直接找刘坚市长吧。

刘晓明哦了一声,悄没声息地退了出去。

张曙光重重地坐回了办公椅上。他喝了口茶,把已经批阅到一半的文件夹推到了大班桌的另一边,抽出一支烟点上,又开始梳理那团缠绕不清的思路。

对于这次唐州市主要领导成员的调整,事前他没有半点思想准备:本来嘛,与他搭班子的市委书记王晓波同志,省团委书记出身,年龄才四十四岁,比他张曙光还小了整整十岁,正是仕途的光鲜之年。而且,王晓波同志到唐州任职还不到三年,并没到一个任期,也过了期中调整的时间,这种调整实在有违常规。特别让张曙光不解的是,据说即将上任市委书记的这个叫陈志国的人,居然是那个赫赫有名的大部委里最有实权的经建司的司长。中国官场里司局级以上的干部都知道,这个司的司长,手握全国所有重点项目资金计划的审批大权,虽然官在厅局级,却是连各省部委领导也要敬让三分的实权人物。这种岗位全国只此一个,是许多人做梦都不敢想的钻石座椅。一般说来,这个位子上的人,只要不被罢官,谁都不会放手,是一个金不换的饭碗。可是为什么这个陈志国居然就自愿报名参加了这次中组部的央地干部交流计划呢?想来想去,张曙光认为不外乎两种可能:或者是此人腐败事干多了,已经露了马脚,急于金婵脱壳,三十六计走为上;或者是此人屡屡与上司不和,是个顶牛的犟人,与其看着即将被调整岗位,还不如自己主动走人,也算保全了一个名节。但是,不论是哪种情况,这个人对于唐州,对于他张曙光个人,都不是一件好事啊!

正想着,桌上的红色电话机嘟嘟地响起来,在这种静思气氛中好像警报器突然叫起,特别扎耳,张曙光心里不禁咯噔了一下,把手里的烟摁在了烟缸里,调整了一下心情,这才拿起话筒。话筒里,传来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长付仕彬浑厚的男中音:

老张啊,怎么半天都没反应啊?你不会是怕我找你办事吧?

张曙光的思绪赶忙拉了回来,面前好像出现了这位笑面菩萨那一双著名的小眼睛正在贼闪贼闪地盯着他。今天这位组织部长的话语中透出一种从来没有的亲热劲,好像他们是可以随便开玩笑的哥儿们,不知道是唱的那一出。下意识的,他也跟着哈哈起来:

是付大部长啊!我可是早就盼望着您给我一个效劳的机会呢!有什么指示,请付大部长尽管吩咐!

(官场里的称呼是很紧要的一件事。比如这位姓付的部长,你如果称为付部长,你就犯忌了,因此必须在官职前面加个大字,称为付大部长,这就名正言顺了。而如果是位姓郑的副部长,你则可直接称呼为郑部长。总之,官场的称呼只能称大,不能称小。)

付大部长好像心情不错,电话里的声音显得中气十足:

那好啊。是这样,陈志国同志已经向省委报到了。昨天我给他谈了下上任仪式的事,陈志国同志提出了两点建议,我觉得挺好的。今天先给你商量一下。喂,老张,你在听吗?

付大部长突然又停顿了下来,想听一下对方的反应。

张曙光赶忙回话:在,在。聚精会神着呢。

那就好。付大部长继续说:陈志国同志说,我们明天来呢,一是请唐州市的同志们就不要到市界公路上去迎接了,这样既耽误了大家,在老百姓中的影响也不好。二是开见面会呢,也不要开什么全市干部大会,就是四大班子的主要领导同志们在小会议室聚聚就行,二级班子的领导就不参加了。我想也是,见面会嘛,仪式的意义更大一些。老张,你看,陈志国同志的这两个建议好不好啊?

张曙光一面仔细地听着,一面也在心里琢磨。看来,这个陈志国真不是一盏省油的灯,人还未到唐州,就开始改规矩了。正想着,听到付大部长点名,连忙接上话来:

好啊!付大部长。我个人倒是觉得陈志国同志的这两条建议提得好啊!原来的那一套也的确有些太繁琐了。只是,这样做,不是把规矩都改了吗?再说,还有你们这些省里的大领导来呀。其它同志会不会有意见呀?

听到张曙光后面两句不咸不淡的话,付仕彬在电话里倒笑起来了:

你呀,老张啊,少拿省里的领导当挡箭牌!说你这人虚伪吧,这话也许言重了!但我认真给你说啊,这哪是什么规矩呀?还不都是一些潜规则嘛!你听着,老张,我付某人可是坚决支持陈志国同志的这两条意见的,就是该把这些个劳民伤财的潜规则好好改一改啦!好吧,这事就这么定了。再见!

张曙光正想解释一下,付大部长那边却已经把电话放下了,他看了看手里的听筒,本想把电话摔了,但又觉得不妥,自己不觉苦笑了一下,对着断线的话筒说了一声再见,然后轻轻地把电话压了下来。

看来,这个陈志国和其它人也没有什么不一样,到底是个俗人,一来就急着捞名声了。正想着,秘书刘晓明又敲门进来了:

张市长,胡秘书长来了。

好。让他快进来吧。

张曙光又把文件夹拉回到自己面前,刚拿起笔假装忙着签阅文件,市政府秘书长兼市府办公室主任胡铁就快步走了进来,看到市长还在忙着签阅文件,就自己无声地坐到侧面的客座沙发上。张曙光胡乱签了一份文件,这才抬起头来,好像很累似的做了一个扩胸运动,对着胡铁说:

怎么样?关于为新书记工作生活服务的事安排好了吗?

胡铁说:我和市委刘一凡秘书长都商量好了,办公室就用原来王书记的那一间,只是把家具和办公用品重新置办了一套。刘秘书长也同意了。至于住房嘛,我建议出两套方案请新书记自己定,刘秘书长也说好。但是,我们心里还不踏实,还是想请张市长您拿主意。

听说办公室安排到原书记的位置,张曙光心里有点高兴起来,他把手中的笔重新套上,又把文件夹推开,看着胡铁说:好啊。说说看,有哪两套住房方案啊?

胡铁习惯性地看了看笔记本,说:第一呢,是单身房,就安排在咱们小招五号楼的01,也就是原来王书记的休息套间,吃饭也在小招的小食堂。各方面的照顾都挺方便的。第二呢,是家庭房,正好把空置着的家属院三号房装修完了,配了一套意大利家具,效果特别好。感觉像是在外国的新居一样。这两套方案,我们打算都向新书记报告,请新书记自己选择。

张曙光笑了笑:不错,动作挺麻利嘛!我同意你和刘一凡同志的意见,住房的事就请陈志国同志自己作主。关于新书记专职秘书的事,你们是怎么议的?

这个嘛……胡铁支唔起来:市长,刘一凡那个人,您是知道的……

有什么话?尽管说!张曙光有点心急起来。

胡铁只好实话实说:刘一凡同志说,身边人的配备,最好让新书记自己决定。

这是什么屁话!张曙光生气道:他刘一凡这是推卸责任嘛!新书记还没来,他就开始拍马屁了!

胡铁说:张市长说得对。我当时也是这么说的。

张曙光挥了挥手:算了。这事儿还是我找他刘一凡说吧。

谢谢张市长。胡铁把笔记本合上,从沙发上站起来,好像要走的样子,又想起什么似的,直接走到市长的大班台前,说:哦,我让北京联络处主任张兰赶回来了。她说还真打听到新书记的一些情况。她就等在门外,不知张市长想不想听她说说?

这个张兰,是省里常务副省长赵成的什么拐弯抹角的亲戚,当然,这层关系只有他本人知道。到北京作唐州的联络处主任,还是借他张曙光的手安排的。由于张曙光的高调安排,许多人还以为是他的什么关系,因此给了张兰不少方便。所以,他和张兰还是有着一层特殊关系的。张曙光说:人回来了,怎么能不见呢!请张兰同志进来吧!

张兰伴着一阵香风就进来了,直接走到张曙光面前,抓住他的手热情地握着:早就盼着张市长接见咱了!哟,看看,才几个月不见,张市长又年轻了十岁都不止呢!

张曙光可不敢和这个老美人开玩笑,赶紧把她让到沙发上坐好,直接切入主题说:张兰同志,听说你在北京见过陈志国同志?

张兰也不扯闲话了,认真地汇报起来。据她说,陈书记本人,她是没见着。但她托关系和部里的办公厅常务副主任聚了聚。据那主任说,陈书记在部里有两个外号,一个叫铁面人,意思是说这个人油盐不进,别说各省部委跑项目的领导经常吃他的枪子,连他自己的部长副部长都有被他呛得不好下台的时候,是部里有名的刺头。据说,咱们省的常务副省长赵成同志,有一次到北京跑项目,专门亲自上门请他吃饭,他居然当面就一口回绝了,搞得赵副省长很是尴尬。但特别奇怪的是,那主任又说陈书记其实很幼稚,喜欢看一些不着边际的书,特别是哲学和动漫两大类,他是经常逮着人就给人讨论,然后就给人争论不休,时常说一些飘在天上的话。说是他看电影电视剧还会经常掉眼泪呢。所以,部里的同事又给他取了个玻璃娃娃的外号。张兰简直无法理解,这种年代,怎么会有这样的人呢?而且,这种人,怎么可以派到唐州当市委书记呢?

直到所有人都走了,张曙光还在怔怔地想着张兰那些听起来毫无逻辑关系的话语。俗话说,不怕鬼不怕贼,最怕的就是没见过。看来这个陈志国还真是一个谁也没见过的主。他这样想着不禁打了个冷颤,背上好像爬上了一层鸡皮疙瘩似的。这让他的头脑立刻请醒起来,他对在外间的秘书刘晓明说:

叫老黄备车吧,我五分钟后下去。(未完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御道倾天帝霸无双庶子万道龙皇九星霸体诀寒门崛起我真没想重生啊惊悚乐园透视医圣史上最狂老祖
相邻阅读
行走于诸天之间人在奥特:刚变身欧布这个霸主明明超强却过分慎重此妃有毒,殿下请慎重省委第一书记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缪斯终极笔记继承位面餐厅后我暴富了[美食]冷宫开局签到葵花宝典